绿色长城镇北台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打印

字体: 中 

  九曲黄河黄,万里长城长,大漠雄关有边墙。镇北台位于陕西榆林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次年竣工,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汉蒙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为明代边关贸易、民族融合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镇北台形如宝塔,呈梯形,内夯黄土,外砌砖石,共分4层,总高30余米,占地5056平方米,被称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喜欢到镇北台走一走,感悟岁月变迁,看长城沿线人民不断建设的新的绿色长城。”来自榆林当地的一位游客说。

  榆林历史上长期被风沙困扰,镇北台四周曾经黄沙浩瀚。“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压,房埋沙里头……”是人们对“沙害”的描述。经过70余年的治理,葱葱林带缚住滚滚黄沙,榆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如今,从“万里长城第一台”上眺望,四周一片郁郁葱葱。登临高台宛若绿海行舟,美景引来如织游客。

  长城,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保护好才能展示利用好,我们通过‘人、物、技’三防,不断加强长城保护工作。”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镇北台文管所所长贺泽介绍,近年来,镇北台通过实施保护修缮工程和安防工程,进一步确保了文物安全。同时,还建立起“专职保护员+村民兼职文保员”队伍,对镇北台段每人每月至少巡查4次,通过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不断提高长城巡查的效率。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如今的镇北台长城景区已经从最初展示镇北台台体发展为以镇北台、款贡城、易马城及明长城为核心,集边塞自然风光为一体的长城主题景区,成为榆林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名片。

  “镇北台不仅是古长城的重要遗迹,也是蒙汉友好的重要历史见证。”工作人员介绍,位于镇北台下的款贡城,依山势而建,西高东低,北墙借用明长城墙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75米,占地3.6万平方米,其与镇北台同期修建,是长城内外人员交通和物资出入的关口,是延绥镇互市蒙汉官方接待、商洽、贸易的场所,俗称“官市”,也称“关市”。

  “我住在长城脚下,就得保护好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作为一名长城文保员,今年53岁的邵思齐一边巡查一边说,他主要负责长城镇北台4段至7段的巡查工作,除了防火、防盗、防破坏外,还要看周边50米内有没有违建等,发现问题及时制止与上报。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据了解,榆林已建成榆林市长城巡查与监管平台;建立了68个长城保护工作站,聘用了305名长城保护员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2022年、2023年分别完成长城巡查12798人次、62125人次;全市设置长城保护标识超1.4万个,2024年,计划增设长城保护标识,达到每500米一个……通过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持续强化工作措施,榆林还在不断加强、完善长城保护工作。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依山而建、巍峨挺拔的镇北台承载着岁月的洗礼,传承着历史的记忆。游客登上此台,既能饱览天地之美,又能体悟历史深邃。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长城保护利用科科长窦新宇说:“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长城保护相关要求,全面提升长城保护管理综合水平,积极探索长城保护与利用发展路径,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长城保护贡献榆林力量。”(记者 秦毅)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