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前所城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来源:文物管理处

打印

字体: 中 

 

  中前所城原名中前千户所位于现绥中县前所镇前所村,是明代卫所军事体系中的重要遗存,是明代所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城。它地处辽西走廊西端。西距山海关18公里,东距中后千户所(今绥中镇)48公里,距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前卫)21公里。 

  中前千户所辖区西起山海关,东至高岭驿(今高岭镇)与中后(绥中镇)、中右(今兴城市沙后所)、中左(今连山区塔山镇)等千户所及广宁前屯、宁远两卫一起,构成明代辽西走廊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扼守关内外之咽喉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前千户所建制于急水河堡,其设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晋朝。到了唐朝,此地属威州。后威州改名为瑞州(今前卫)。急水河堡就是瑞州的一处辖地。到了契丹神册元年,威州又改名为来州,急水河堡又成了来州的属地。金朝实行路、府、州、县制,急水河堡为北京路瑞州瑞安县治所。元朝急水河堡又被划归大宁路瑞州的瑞安县。 

  明宣德三年(1428),为了加强山海关外的军事防御,于此置千户所,建筑砖城。据《绥中县志》载:“明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置千户所于此筑城……正德戊寅年派指挥张渊守城,后黄宁继之。清康熙二十九年改设佐领骁骑校驻防,乾隆四十三年奉旨重修”。又据《盛京通志》卷之十五“城池篇”记载:“中前所城,城(宁远,今兴城)西城一百六十五公里,明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周围三里八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四里三百步。门三:东曰定远,西曰永望,南曰广定,今城池湮。”《盛京通志》的记载与现在保存的城池规模基本一致。现存的中前所城略呈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521米,占地面积27.5088万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僻门,东门称定远,南门称广定,西门称永望。城门用青砖作六丁六横拱券法砌筑。门洞高6米,宽4.2米,进深15米。在城门内侧可沿斜坡式马道登上城楼,现东门、西门马道已修复。门券顶上部都有青石镶嵌在墙内,上有题字。但因岁月久远,风雨侵蚀,已难辨认。北墙正中镶有石匾,刻有“中前所”三个大字。墙体正中为高大城台,台上原建有真武庙,现仅存柱础石和地面砖等遗迹。据真武庙碑文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重修前所城。原各城门前还有瓮城,现在只有后来修复的西门瓮城,其状与城同高,瓮圈长40延长米。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在城墙的四角还筑有边长14米的方形角台,突出于墙体,现只有西南角的角台保存完整。中前所城城墙高8米,墙基宽6.3米,顶宽5.3米,基部以六行条石叠砌,高2.6米,条石以上墙里侧砌石,外侧砌砖直至墙顶,墙心实以夯土,其上用三合土(白灰、砂石、粘土)封顶,墙顶女墙无存。城内有十字大街通向各门,城内道路成网格状分布,街巷格局保存完整。城内原建有药王庙、城隍庙、财神庙、石佛寺等,现已无存。 

  中前千户所见证了明代中晚期辽西地区的军事活动,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军事研究价值。 

  由于风雨剥蚀、人为破坏,再加之几经战乱、年久失修,前所城至今能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实属不易。1983年,中前所城被绥中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