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燕龙城遗址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来源:文物管理处

打印

字体: 中 

  三燕龙城遗址(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及龙腾苑遗址总称)为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所建的宫城城门及园林遗址。 其中的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北大街朝阳北塔东南150处,此遗址2004年在朝阳市老城区拆迁改造中,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发现并于当年进行考古发掘。城门座北朝南,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面积为1200平方米;现存部分由大型夯土城门墩台、石砌门道、南北向石子路面、砖路和东西向延伸的城墙构成。考古发掘证实,此处为三燕时期始建的龙城宫城南门遗址所在,从发现到的遗迹和出土遗物上的判断推出,此城门址共历五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分别为前燕始建,后燕的改扩建,延至北魏,再至唐代,最后到辽金、元的废止,时间跨跃1000余年。

  前燕时期门址有3个门道,墩台和城墙都用纯净黄土夯筑,地下基础部分为挖槽起建,直接打破生土,夯土土质坚实纯净。
  后燕时期门址仍为3个门道,是在闪燕门址基础上扩建而成,主要是对墩台的南北两端进行增筑。东、西门道宽4米,进深约16米。两门道内壁下铺设砖槽,其上立排叉柱,残存13根。排叉柱之间有土垛相隔,外壁用草拌泥抹光,排叉柱掩于其中。两门道南端内壁包有青砖,保存较完整。
  北魏时期门址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由三门道变为一门道。中间门道继续使用,东、西门道南端用夯土封堵,封堵夯土北起南端第一个排叉柱,南部被唐代夯土打破。两侧门道未堵部分的空间内为堆积土,出土有北魏莲花瓦当和隋五铢钱。
  唐代在北魏门址基础上扩大规模,将东西两侧的门道全部封堵,分别在南北两侧进行了补筑,并且将墩台四周包砌了青砖。
  辽金元时期门址规模较唐代小了许多。中间门道用大石板铺设,排列整齐,石板地面有明显的修补痕迹,说明使用时间较长。两侧夯土墩台保存完好,除门道一侧外其余三面用砖石包砌,由下至上层层内收,白灰勾缝,拐角处用转角石加固。门道内堆积了大量木炭和经烧过的泥质雕塑残块,推测城门应为大火所毁,门道内壁陡直,外表包一层木板,木板外为排叉柱,均已被大火烧毁。门道南北两端均为用小石子和碎瓦铺成的石子路。向南延伸的石子路面有两道明显的车辙痕。
  宫城南门始建于前燕,按都城的规制,开设3个门道,以崇其尊。后燕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可能就是慕容熙拟邺城之凤阳门所建的弘光门。北魏时龙城为营州昌黎郡治所,其宫城变为内城,具有都城象征意义的南门东西两侧门道亦随之被封堵,仅保留了中间门道。隋唐时期,营州作为军镇,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所以不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都得到大规模的增筑加固。辽金时期,朝阳古城作为兴中府的治所,成为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防御功能大大降低。从龙城宫城南门辽金时期的遗迹看,城门两侧的城墙都没有进行过加固修补,门道内的石板都留有长期使用磨损的痕迹,而且没有设门,门道内堆积大量的烧土,其中还有佛像残块、残碑及石狮子,说明此时内城已经废弃,该门道成为南北轴线的通衢。
  龙城宫城南门遗址的发现是朝阳古城考古的最重要收获。宫城在城区北部的布局模式,显然是直接受了曹魏邺城的影响。曹魏邺城宫城居北的布局模式,开一代之先河,为北魏洛阳城、北齐邺南城乃至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唐东都洛阳城所承袭。龙城始建于公元341年,介于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之间,是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是研究我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腾苑遗址位于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木匠营子村大凌河北岸的台地上,为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在位时所建的皇家园林建筑群。龙腾苑遗址所在地有两处高大的圆丘,当地村民俗称为东团山和西团山;此处最早由东北史学家朱子方先生发现,并于1973年由昭盟文物站协助勘探,确定为一处人工堆筑的土山。200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勘探调查,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记载的结合研究,专家推断东团山子应为龙腾苑的景云山所在。据《晋书》记载,后燕皇帝慕容熙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广建殿宇,在龙城(今朝阳市)北为皇后修建皇家园林,名龙腾苑,其广袤10余里,亭台楼榭相连,河湖之水相交。其后,由于朝代的更迭,龙腾苑废弃倾颓于荒野之上。2014年10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龙腾苑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