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地域最早见于史载是在东汉。《三国志·魏书》中《邴原传·卷十一》记载,唐朝初年,中山区域称“三山浦”。唐初征高句丽收复东北地区时,唐军曾在三山岛储备粮秣军械,为攻取大黑山卑沙城做准备
1898年,俄国强租大连后,把租借地定名“关东州”。“州”是俄国边疆地区的行政区划,与省同级。
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在青泥洼一带建商港和城市。城市取名为“达里尼”市。
1902年5月沙皇敕令,将达里尼市改为特别市,并设立市政厅、市参议会、港务局、警察署等统治机构。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俄国侵占大连,组建军政署,实行残酷殖民统治。
1905年2月,日本当局把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日本统治大连期间,统治机构几经更迭。
中山区位于大连市区的东部,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部与西岗区接壤,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21.64511°,北纬38.91864°。陆地面积为43.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2.53千米。
截至2019年12月,中山区下辖海军广场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洼桥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滩街道6个街道,政府驻地位于青泥洼桥街道。辖区内以中山广场建筑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100余处。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两级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大和旅馆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4号,始建于1909年,1914年竣工,由日本满铁建筑课吉田宗太郎设计,山叶洋行施工,属于文艺复兴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该建筑为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近似梯形,地上四层,顶层有阁楼,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591.5平方米,楼高约25米。内部结构高大、宽敞,门厅及大厅装饰华丽,建筑正面8根圆形扶壁柱,中心入口抬高伸出拱式雨篷,外观正面有横竖分段,中间二三层采用爱奥尼式扶壁柱。日本统治时期,该旧址为大和旅馆。1945年8月至1955年5月,苏军驻大连警备司令部设此。1945年10月27日苏军在该馆召开大连各界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大连市政府。1956年改称大连宾馆。1962年6月4日,周恩来陪同柬埔寨王国政府来大连,曾下榻大连宾馆。该建筑为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是记录大连城市历史的露天档案。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2017年大和旅馆旧址,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国家文物维修资金2985万元,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朝鲜银行大连支行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1号,建于1918年,建筑面积4925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日本中村与资平事务所设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立面有矩形扶墙柱,大门前采用圆形克林斯柱式,具有古罗马建筑风格。在日本统治时期,它是朝鲜银行大连支行营业楼。1945年12月8日由大连市政府接管,改为中国工业银行办公楼。1946年7月改为大连银行总行行址。1947年4月改为关东银行旅大分行行址。1950年6月改为东北银行旅大分行行址。1951年4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大连支行行址。今为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中山广场支行行址。该建筑是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记录大连城市历史的露天档案。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大连民政署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2号,建于1908年,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日本人前田松韵设计,荒川工程局施工,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它是大连民政署衙署。1922年,大连民政署迁至大连市役所办公楼,该楼为大连警察署办公场所。1945年8月由苏联红军接管。1955年3月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1983年改作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办公楼。现为大连房博士集团和花旗银行等多家单位使用。是中山广场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研究大连历史及近代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近代优秀建筑,2002年公布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