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座无虚席 演员多次谢幕
歌剧《邓世昌》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6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经过近4年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和打磨,由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排演的原创歌剧《邓世昌》9月21日在辽宁大剧院成功首演。这部具有中国气派的英雄史诗在歌剧舞台上激情唱响,震撼全场。剧场座无虚席,观众掌声经久不息,演员多次谢幕。历史人物邓世昌身上炽热的爱国情感与现实中人们的呼唤交织融合,激起观众的情感响应和情感爆发。

  在歌剧《邓世昌》中,海水的意象、反复响起的主题曲、音乐的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展现等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对此,主创主演有怎样的设计和阐释,观众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解读呢?

  “照在邓世昌身上的光,折射着他的期待”

  “真温暖啊海水,我永远要在这里了,这归宿正合我心。”“前仆后继走下去,好光景必将会来临,到那时民富国强,建设起强大的海军,看中华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台上的邓世昌、何玉娘及歌队纵声歌唱,台下观众随着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鼓掌打拍。

  如此动容的一幕出现在9月21日首演现场的尾声处。邓世昌以身殉国,魂归大海,温暖的海水将他围裹。“舞美绝了!当翻涌的浪花归于平静。阳光透过很厚很深的海水照在他身上,那束光折射的就是邓世昌的内心。他心中不灭的是光,是对未来的期待、对中华民族强盛的期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看过演出后如此评价。

  《邓世昌》是一部史诗性的历史正剧,将历史性、民族性、悲剧性有机融合,使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生发出通达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审美价值。该剧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精湛的音乐语言、丰富的舞美手段,为民族英雄邓世昌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邓世昌》在视觉、听觉上多次使用了大海的元素。“邓世昌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一个至今仍守着祖国海疆的不朽英魂。这样的形象,我认为只有大海能与其媲美。我们尽力用意象化的手段来塑造这一人物。”导演曹其敬表示。

  “邓世昌的胸怀像大海般宽广壮阔,他的气节像大海般高尚超脱。大海的深沉、宽厚、怒吼,都是对邓世昌灵魂的生动展现。”沈阳南昌新世界学校语文教师侯伟感受到该剧对海的诗性表达。

  海是这部剧的魂。很多剧情都发生在海上,但舞台艺术很难像影视剧那样表达得那么真实,战斗没办法真枪实弹地打,所以该剧用了写意的方式来表现战争。“当最后致远舰没有能用的炮弹了,舰上官兵决心撞向吉野号的时候,我们结合多媒体等手段以疾驰的舰艇滑开海水、浪花像被刀劈开一样的情境来表达将士们的勇敢和战斗的惨烈。”曹其敬说。

  如此含蓄的艺术处理触发了观众的想象。“我在脑海里建构出1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泛着血光的巨浪像拍打在我的心上,深深刺痛了我。我恨当时朝政的腐败、贪官的无耻,更为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壮举和深切的爱国之情而动容。”身为某通信公司技术人员的王凌飞说。

  邓世昌身上带着悲壮之气和豪壮之情,其人物故事跟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年代相结合,自然有很大的抒情余地。“用歌剧来塑造邓世昌的抒情的人物形象,是本剧一个重要的出发点。”编剧黄维若说。

  “我写过很多歌剧,《邓世昌》在音乐风格上属于壮怀激烈的那种。”作曲家孟卫东如是说。“用歌剧形式来抒写甲午海战这个主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表达波澜壮阔的悲情的时候,歌剧更容易用一种形象的震撼方式来冲击观众的内心。”指挥家许知俊表示。

  富有张力和抒情性的旋律传达出邓世昌对祖国的爱,也把这种家国情怀传递给了观众。“当《你是大海上的朝阳》主题曲响起,我胸膛最深处、最澎湃的那个心灵,一下子就被触动了。”说到这里,观众秦巍的眼中噙满泪水。

  “我辈必以邓将军为榜样,护我中华”

  “饰演邓世昌对我来说最难的是如何找到人物内心的支点,以及如何以此为起点,将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具象化。”演员傅伟林告诉记者,经历过甲午海战遗址采风后,他对邓世昌所言的“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生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这段话,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观众的掌声是对该剧最大的肯定。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观众的年龄跨度很大,既有白发老人,也有年轻一代。75岁的观众何晓兵对电影《甲午风云》记忆犹新,他说:“我就是想来看看歌剧是怎么演绎邓世昌的,我认为,这部剧生动地展现了邓世昌的报国志向、忧患意识、铁骨柔肠和刚烈性格,也讲述了他为人所不熟知的故事,很吸引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徐梓茗和同学结伴来看剧,他表示以前只是在课本上了解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的壮举,如今第一次以看歌剧的方式走近邓世昌,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必以其为榜样,学好知识,护我中华。”徐梓茗说。

  《邓世昌》的一大亮点还体现在实现了民族化与当代性的互为标注,吸收了很多当代艺术的元素,但是保持了民族化的内核。很多观众都对剧中奕譞和李莲英、丁汝昌和邓世昌两组人物的四重唱印象颇深。“剧中奕譞和李莲英、丁汝昌和邓世昌两组人物的四重唱,在同一个时间的两个空间进行,音乐非常丰富,设计非常巧妙,听来让人耳目一新。”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学生刘俣辰说。“在李莲英的音乐中插入地方小调,带有强烈的反讽和滑稽意味。这段小丑式的歌唱预示了历史的走向。纵使当时有100个邓世昌,在如此腐朽的朝政统治下,国力必然衰退,反抗外敌的战争必然失败。”欧阳逸冰说。(记者 吴丹)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