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千金寨》:抚顺热土上的英雄壮歌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厚重的历史,傲然的风骨,不屈的怒吼,亲切的乡土……这些关键词串联起的是一部洋溢着民族大义与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话剧。8月25日至9月1日期间,由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千金寨》在抚顺雷锋大剧院完成7场演出,经过进一步打磨后将于9月13日起登陆大连大冷文化宫,代表抚顺参加省第十二届艺术节。

  从工人、书生到市井百姓每个人都“有戏”

  1905年,日俄战争刚结束,战胜的日本侵略者立刻把罪恶的触角伸向因煤而兴的抚顺,并把抚顺定位为推动侵华战争的能源基地,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血腥统治。《千金寨》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是一部讲述抚顺煤矿工人、资本家、官员、书生、市井百姓等各色人等的生活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赞歌。“这部剧是对抚顺地方历史和人文精神的展示,是一部具有地域和少数民族特色而又不失诙谐的正剧,每个人都有戏。”国家一级导演、《千金寨》艺术总监金韬如是说。

  100多年前,煤炭被称为“乌金”,“煤都”抚顺吸引了无数从山南海北而来的“淘金者”,也成为日俄列强的必争之地。抚顺煤矿的繁荣与列强的野心交织,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当千金寨的煤炭家族意识到手里的煤矿关乎国家安危,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故事就从抚顺千台山下煤矿资源丰富的千金寨展开。

  “白山黑水间,这群闯关东的流民、弱不禁风的书生少爷、为生计奔波的市井小民、趴在矿井下的煤黑子在日俄列强面前,用东北人独有的倔强和彪悍,吼出两个字:不服!”开场的大段念白带着历史的沧桑和沉重,更充满着抗争和悲壮的力量,让人瞬间穿越回那段黑暗的岁月。

  该剧深入挖掘抚顺历史,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在导演刘鉴、苗强和编辑刘雪、张天宇等主创的精心构思下,一个曾经繁华一时的煤矿社区的沉浮史在舞台上铺陈开来。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生动诠释了在抚顺这片热土上的中华儿女,以拯救民族危难为己任,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煤矿资源的豪情、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希望通过此剧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这个曾被称为‘亚东第一佳矿’的煤矿的辉煌与苦难,激发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院长刘继伟表示。

  融入京剧、方言等元素

  给观众带来新鲜观演体验

  《千金寨》的故事曲折复杂,为了让观众看懂剧情和人物关系,主创团队下了很多功夫:在结构上加以创新,以坐在轮椅上的老年翁玉带着后辈参观旧址、追忆历史的对话为引子,反映出一个煤炭大家族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颠沛而渐变的过程。剧中也加入了京剧唱段、习武打拳、地方方言等元素,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演体验。

  剧中主人公王继业面对酷刑没有屈服,他怒斥汉奸后咬舌自尽,年仅18岁。“我夫以一己匹夫之勇、孱弱之身、呼号而起。巍巍然!凛凛然!他的血就滴在这千金寨乌金墨玉的煤石之上,化泥销骨。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台上的翁玉泣涕涟涟,台下的观众也泪流满面。天上飘起红色的雪,孔三七、水莲、明秀、王连贵等人也相继牺牲,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赞歌久久回荡。

  在8月26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千金寨》研讨会上,诸多专家针对演出以及剧目台词细节、舞美设计、人物关系、社会价值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探讨。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韩宁认为,该剧的编、导、演、舞美等多方面契合叠加在一起带来的成功,提供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在题材选择、结构铺排以及细节的处理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在人物性格塑造、地域特色的呈现方面,形象鲜活,质感丰富,避免了抗日剧、历史剧的同质化。导演手段新,有灵气,有想法,塑造了千金寨人的群像,通过小切口反映大发展、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小故事反映大感动。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教授陈家才认为,该剧舞美气势宏大,变化多样,充分体现了导演和舞美的融洽,每个段落都有精彩之处。“多处舞美设计上的亮色都是话剧舞台上的首次运用,比如王敬尧走上陡坡去接儿子时坡的运用让人眼前一亮,以前几乎没有主演爬着说咏叹调的。让编、导、舞美共同感动的点,才能产生舞台经典。”陈家才说。(记者 吴丹)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