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69处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9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元宵节刚过,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四普”工作队就准备走进沙尖子镇,对那里新发现的几处抗联遗址进行信息采集和填报。“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新发现文物30余处,抗联遗址占到1/3。”桓仁“四普”工作队领队、桓仁县文物局原副局长王俊辉说。

  桓仁县只是我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2月18日从辽宁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去年底,全省完成复查不可移动文物23514处,复查率 97.5%;已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69处,新发现比例5.4%。

  其中,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朝阳市七个市已完成全部“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复查率100%,已完成“三普”文物复查县级单元84个。

  沈阳创新普查模式,充分发挥市考古所考古领队的专业优势,将13个区县科学整合为4个普查片区,分别由四名考古领队任组长,高效统筹各方普查力量,保障了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实施。此外,沈阳市建立并公布了“四普”专家库,通过多渠道广泛征集文物普查线索,增强普查工作的精准性与全面性。

  为实现普查工作高质量开展,沈阳确立了“四普”七个一工作目标,即:一个文物资源数据库、一张卫星遥感监控图、一批新发现成果、一份“四普”普查报告、一个公开名录文物大保护体系、一支过硬文物保护管理队伍、一个文博全媒体展示传播矩阵,引导公众了解文物、爱护文物。

  全省各地一边积极复查“三普”文物,一边深入田野寻找新的线索。目前,深入各地的文物普查工作者正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源源不断地上报、汇总。

  本溪市桓仁县是当年东北抗联主要活动区域。王俊辉告诉记者,经查询文献资料、与当地农民座谈,普查工作队在桓仁县沙尖子镇北沟村和闹枝沟村一处深沟里,分别发现了当年东北抗联的秘密营地,以及抗联英雄西海山的牺牲地,这些遗址都与当年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联部队密切相关,“这不仅为桓仁县,也为辽宁东北抗联历史研究提供了确凿证据。”

  据介绍,为提升普查质量,我省及时发放了由国家文物局编发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手册》、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并为“三普”复查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在300处以上的县区配发了无人机。(记者朱忠鹤)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