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筹办“十五冬”,激发了振兴发展的新动能。用吉林体育学院冰雪产业教授、吉林省滑冰协会副会长邹奇的话来说:“冬运会不仅是大型体育赛事,更是推动‘冰雪+’创新模式的重要契机,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推进器,能够促进旅游、文化、教育、康养、地产、金融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冰雪+”多产业融合,黑吉两省各有妙招
从“十二冬”到“十四冬”,吉林体育学院副教授、冰雪(产业)学院副院长王楷钧连续执裁了三届冬运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他告诉记者:“近十几年的冬运会,我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我认为,从前期的筹备到举办赛会,再到冬运会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提高举办地区的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持续、深远的影响。”
翻看全国冬运会历史,前十二届基本是黑龙江和吉林“轮流坐庄”,但在邹奇看来,在“冰雪+”多产业融合的方式上,两地还是有一些差别。“黑龙江是以冰雪资源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如亚布力滑雪场通过承办赛事后转型为‘四季旅游度假区’,夏季发展山地运动、森林康养,实现场馆全年运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艺术’为核心,融合灯光秀、冰雕比赛等文化活动,形成全球知名IP;同时引入国际雪联认证赛事,同步发展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并注重冰雪人才培训项目。”邹奇说,“而吉林侧重于文化赋能冰雪,强化品牌传播,主要体现在冰雪文化符号塑造以及国际赛事与大众活动相结合。前者如吉林‘雾凇冰雪节’,以自然景观与满族文化为主要元素,推出雾凇摄影大赛、冬捕节等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标签;后者如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专业赛事与大众滑雪活动并行,激发大众参与冰雪活动的热情,扩大辐射面,吸引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参加。”
“冰雪+”是吉林体育学院副教授、吉林省运动康复协会决策顾问李凌近年的重要研究课题,他告诉记者,吉林省在推动冰雪与康养融合方面的做法比较成熟,在长白山地区,滑雪场与温泉、冰屋理疗、冰场康复等特色项目相得益彰,吸引了诸多康养游客。此外,吉林很好地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冰雪活动中,“查干湖的满族渔猎活动将本土特色文化与冰雪运动相结合,增大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推动了冰雪经济发展。”李凌对记者说。
冰雪运动专家、中国滑冰协会顾问王石安对近两届冬运会,即新疆“十三冬”和内蒙古“十四冬”开幕式表演中的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印象深刻。“‘十三冬’维吾尔族歌舞欢快的节奏、哈萨克民歌悠扬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将新疆风情传遍四方;‘十四冬’开幕式对《敕勒歌》的挖掘堪称神来之笔,这首传唱千古的草原牧歌,在冬运会的舞台上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挖掘为冬运会注入灵魂,这一点对于辽宁也同样适用。”王石安说。
山海优势、非遗文化,一个都不该少
承办冬运会,辽宁有信心做好多产业融合这块“蛋糕”。抚顺龙岗山是“十五冬”雪上项目的主赛场,抚顺市文旅局副局长赵玉彦向记者介绍:“抚顺市围绕康养、体育、冰雪等领域策划建立文旅招商项目库,主动对接重大文旅项目落地抚顺。同时,以项目为依托,打造、引进‘体育+’项目,加快主题酒店、房车露营地、星空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开发,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住。”随着“十五冬”的影响力日彰,“冰雪+”文体旅融合正迎来更大的施展空间。
在东北三省中,辽宁是唯一的沿海省份,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邹奇坦言,举办“十五冬”,辽宁可以在借鉴黑、吉两省经验的基础上,突出辽宁特色,打造“冰雪+海洋”的独特体验:“一是大连、营口等滨海城市可开发‘冰海温泉’‘冬季海滨马拉松’等特色项目,形成‘一半冰雪、一半海洋’的文旅标签;二是在‘十五冬’之后,可将专业赛场改造为大众娱乐健身场所和冰雪主题公园,并结合辽宁工业遗迹打造‘硬核冰雪’风格。”
李凌的意见与邹奇不谋而合:“在东北三省中,辽宁发展文旅有山海优势。一直以来,辽宁各地,尤其是沈阳在‘玩冰戏雪’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以举办冬运会为契机,辽宁可以提前布局滑雪场、度假区、冰上娱乐设施等,打造一个以沈阳为中心,辐射整个辽宁的冰雪‘全季旅游’模式,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促进冰雪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除了“硬件”升级,“软件”也需提升。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开幕,在赛事之外,本届亚冬会的文创产品给王楷钧留下很深印象。“现在大型运动会的文创产品已经不局限于毛绒玩具、钥匙链、摆件,以盲盒为代表的新产品正异军突起。本届亚冬会的盲盒以哈尔滨特色为主题,把锅包肉、冻柿子、冻梨拟人化,受到年轻人热捧。辽宁在设计‘十五冬’文创产品的时候,也可以引以为鉴。”王楷钧表示。
近年来,“非遗+冰雪”正展现出丰富的形式和样态。当非遗“牵手”冰雪,非遗可以依托冰雪开拓更多传承场景,冰雪也能因非遗增添更多文化底蕴。冬运会是展示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非遗则是辽宁的一座富矿,深入挖掘非遗的潜力,有助于借冬运会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辽宁的地域文化特色。“辽宁地区的非遗很多,也很有名。我认为可以打造一个‘冬运会+非遗文化’的模式,叫响辽宁的冬季文旅IP。”李凌兴奋地对记者说。
“当一场冬运会在某一地域落地生根,它便宛如一把开启本土文化宝藏的钥匙。”王石安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展望辽宁借助筹办“十五冬”推进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的前景,同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清故宫等历史遗迹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筹备赛事时,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元素,聚焦历史遗迹、满族文化、传统技艺、民俗风情,将其巧妙地融入赛事活动的各个环节。从场馆外观到赛事流程,从宣传口号到文化展示,全方位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标识与民族风情的冰雪盛会,让‘十五冬’成为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体育发展的有力引擎,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记者 李翔)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