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彰武县,有词曲作者300余人、音乐小组56个、演唱者达2万人……
咱们“村”里乡亲就是那么爱唱歌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核心提示

  写在田野大地上的诗,哼在百姓嘴边的歌,最是动人。8月29日下午,阜新市彰武县东六家子镇第23届农民赛歌会激情唱响。这一幕只是彰武县地域音乐蓬勃发展的缩影。近40年来,“农民赛歌会”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闪亮IP,丰盈了这里的文化生态,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目前,全县拥有词曲作者300余人、音乐创作小组56个,已创作歌曲近千首,常年参与原创歌曲演唱等活动的村民达2万余人。“白天喂牛羊,晚上提笔头”,音乐与村民、与更多劳动者的双向奔赴,生动诠释了艺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青山绿水、治沙精神,是彰武的符号,也为当地音乐创作者提供了不竭源泉。

  “再忙碌的日子,也要开心地唱”

  选手一亮嗓,掌声“哗”地就起来了。8月29日午后4时,东六家子镇官山文化广场上,人如海,歌如潮。前面的盘腿而坐,后面的踩着高跷,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半山坡上也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调皮的孩子骑着墙头,可劲儿拍着巴掌。

  “这就是真正的人山人海啊!写自己、自己唱,老百姓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评委席上的刘芳老师禁不住拿起手机,环拍一圈,身着秧歌服装、浓妆艳抹的两位大姨开怀大笑的样子,就这样入了镜。

  这是阜新市彰武县东六家子镇举办的第23届农民赛歌会。站在台上的15人,是从60余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的“好手”,代表各村竞逐“农民歌王”。他们中最小的9岁,最大的67岁,有养羊的、种地的,也有卖兽药的、唱二人转的。

  脱下劳作服,换上演出服,对音乐、对家乡的共同热爱,让他们聚到了一起。拿起话筒的手虽然还沾着泥土,但黝黑的皮肤却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双山子村的小伙子张旭是养羊专业户,他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大东北我的家乡》拔得头筹。台下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呐喊让他倍受鼓舞,“再忙碌的日子,也要开心地唱。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老百姓的大舞台,明年我还来!”

  台上台下,乡里乡亲。“快看,这是我发小。”“那是我大姑,牛不牛?”大家谈笑风生,为自己村里人“打Call”,格外兴奋。“今年收成不错,心里敞亮,看俺们自己的赛歌会,种地都更来劲儿了。”一位村民说。

  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评委之一、阜新市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石海波颇为动容。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六人”和从镇上农民赛歌会走出来的歌者,这片土地孕育了他,也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第一步阶梯。“相信这里能飞出更多的‘金嗓子’。”他的眼神里满是期望。

  这样的农民赛歌会,在彰武处处开花。东六家子镇农民赛歌会自1984年开始举办,带动了周边各个乡镇,写歌、唱歌蔚然成风。就在半个月前,由县文旅广电局、县文联等主办的彰武县第15届农民赛歌会在豪德夜市火热唱响,当地人像过节一样开心。

  据彰武地域音乐研究会创始人、著名词作者孙建国介绍,当地致力于打造彰武地域音乐文化品牌,培养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词曲作者和歌手,这些词曲作家以家乡为创作素材,创作了一批传唱度高的音乐作品。近40年来,从农民赛歌会唱到乡村大舞台,从地方卫视春晚站上央视《星光大道》,彰武地域音乐发展态势喜人。目前,全县拥有词曲作者300余人、音乐创作小组56个,创作歌曲近千首,常年参与原创歌曲演唱等活动的村民达2万余人。

  默默地写,认真地唱。不为出名,也不为获利。他们是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是不懂太多乐理知识的人,却凭着满腔的热爱,执着地在大地上写下串串音符。

  支好曲谱架,为电子琴插上电源,清嗓,开唱。9月2日晚,在县城一处小二楼的房间里,平均年龄65岁的5个老哥坚持着排练。“你从沙海默默走过,穿过大地苍茫辽阔。”美妙的和声缓缓流淌,别人想象不到,此刻,他们头上的汗珠正滴滴答答地掉,摇着扇子的手都酸了。

  “我们分别取了自己名字里的字,搞了个组合叫‘平民涛声’。唱歌这事真的有瘾,你看咱这男高音修自行车的摊都放下了。”徐云平说。这首《永不退缩的河》是新创作的作品,唱的是彰武的生态美。“你这个地方节奏不对,把我都带跑了。”“没有没有,不信你给赵冠华老师打视频,让他听听。”虽然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但不一会儿他们就一起陶醉在音乐的美妙氛围中。

  “情到深时吟之歌之,源于骨血里的基因”

  在彰武,这样的音乐创作演唱小组很常见,其中至少1/3的参与者是农民。诗人、词曲作者、爱好唱歌的人,自由组合,找灵感、碰火花,切磋唱词、研究曲调,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我家养牛的,早上喂完牛没啥事了,就开始琢磨词。我还办了个‘耕耘诗社’,大伙经常到我家来,凑在一起写诗、写歌。”彰武县两家子镇两家子村46岁的“牛倌”姚玉辉说,创作的日子,让他精神上非常富足、快乐。最近四处收牛,有时参加不上创作小组的活动,他就着急。

  “地上有路就有坡呀,世上有活就得有人做,三百六十行都得有人干呀,豆腐做好喂,也不错。”半夜爬起来做豆腐时,村民王宝林就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自己写的《快乐的豆腐匠》,他边干活边说,“这完全写的就是我的生活。我爱自己的生活,有劲儿地活着,才能有劲儿地歌唱。”多年来,他因为写歌在当地小有名气,也有政府机关、学校等向他邀歌。“我能为家乡留下什么呢?也许就是作品和歌声了。”王宝林说。

  虽然退休一年了,孙建国每天的日程仍像上班一样满。这几日,忙完赛歌会的监审工作,他带领创作小组又相继走进万亩松林、阜新市彰武治沙学校和漠上草原进行田野调查和采风,创作出歌曲《漠上草原》姊妹篇《漠上花开》。“漠上草原清幽宽广,万紫千红开满馨香。”他反复读了几遍,重重地给“开”字圈上一个圈,改成了“洒”。

  “歌词有时就是这么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到村里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新作品唱给村民听,让他们提意见。我觉得,这些来自田野大地的歌就应该是村民的心声,让他们参与创作,歌曲才会更加接地气。文化自信,就源自于土壤,这样才能开出真实的芬芳。”孙建国说。

  青山绿水、治沙精神,是彰武的符号,也是当地音乐创作者的不竭源泉。目前,这类题材的原创作品已达百余首,包括《绿叶的诉说》《好大一棵樟子松》《跟我种树去》等。彰武原创音乐和欣欣向荣的地域生态文化、旅游文化、“沙”文化以及诗词等特色地域文化相结合,共同探索出一条新时代的乡村音乐“群众路线”。

  “农民赛歌会,唱的是农民自己的歌,整个活动既是艺术为民的过程,也是村民精神力量凝聚的过程。”东六家子镇副镇长包伟说。

  为什么一座小县城,涌现出如此多的“草根”音乐人?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回宝昆认为,从历史上溯源,彰武有“全辽管钥”之誉,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为其铺就丰富底色。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15个民族于此聚居,使彰武地域音乐呈现出多民族音乐融合的特征。早在2010年,彰武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以中华“诗词之乡”的称号。诗人、词人、善歌者,以群体姿态自由而浪漫地生长着,劳作之余三五成群遣词作诗、放声而歌,并不为奇。对于彰武人来说,诗与歌就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并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山水禀赋与治沙精神,民众的自发探索和政府的探索创新,为彰武以地域音乐为依托打造文化品牌筑就了基础。

  “情到深时吟之歌之,源于骨血里的基因。”孙建国说,大家创作、演唱不为别的,更多的是鼓励自己,用最朴实的感情去抒发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爱。(记者 吴丹)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