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典籍展在省图开展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9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近日,“制衡与博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典籍展”在辽宁省图书馆开展,此次展出的十部兵书均为国家图书馆馆藏珍本,以展板的形式进行展出,54块展板,从兵书内容、古籍版本、作者逸事等方面全面介绍中国古代兵书的文献价值及中国古代兵学的辉煌成就。

  此次展出的十部兵书为《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纪效新书》《筹海图编》。

  关于《孙子》的作者,曾有着激烈的争论。由于孙武的事迹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而未见于《左传》等先秦典籍,所以早在宋代,学者叶适就怀疑历史上实无孙武其人,并认为《史记》等文献中记载的 “吴宫教战”的故事尤不可信。此后,赞成叶适言论的学者众多,如清代学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就将《孙子》列入“未定其人”。梁启超认为后世所传《孙子》十三篇的真正作者是“齐孙子”孙膑。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两座西汉前期墓葬,同时出土 《孙子兵法(吴孙子)》和《孙膑兵法(齐孙子)》。其中,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佚文《见齐王》中记载孙武以兵法试诸妇人,与《史记》记述基本相符,出土的《孙膑兵法》更使佚书重见天日。这一发现解决了历史上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之谜。

  从此次展出的兵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密码的国家。早在《六韬·龙韬》中就记载了商末周初太公望发明的军中秘密通信方法—— 阴符。而《武经总要》中“字验”这种简便有效的保密措施,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与通信史上的创举。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时期,宋军在与周边政权频繁的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被称为 “字验”的军事密码。宋军把战场上常用的40种军事情报,如请弓、请箭、请进军、请退军等,选用字不重复的40字旧诗一首编成暗号密码,规定每一个字对应一种军情。执行军事行动时,临时都会发给作为“字验”的40字旧诗,以防止军事情报泄露与书写简便。(记者杨竞)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