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大鼓:醒木一拍引人入胜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19日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字体: 中 


提起听大鼓书,现在的年轻人一定有些陌生。他们或许在影视资料中看过几回演唱大鼓的情景,很少或根本无缘身临其境欣赏到这种已经式微的曲艺形式。

5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们,一定还会清楚记得,每到夏天挂锄之后,秋收之前,或是寒冬腊月等农闲时节,屯子里就有人张罗请说书的来。一来庆贺丰收,二来享受难得的文化生活。

据史料记载,辽西大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初期,兴盛于清末民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渐趋衰落。辽西大鼓也叫建昌大鼓,主要分布在建昌县雷家店、素珠营子、黑山科、药王庙、巴什罕、大屯等20余个乡镇。与其他流派的大鼓一样,辽西大鼓起初也是盲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后来看到这种艺术形式深受群众欢迎,有市场,许多艺人也跻身其列。他们不像盲艺人那样需要请人念唱本,一句一句让人教着往下背,而是自己看着往下背,速度自然快捷了许多。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女大鼓演员的出现,大鼓艺术越加丰富完满。

大鼓表演方便灵活,不受场地、时间、气候、灯光等条件限制。在农村炕头上、树底下,在城镇茶馆酒楼里,甚至在行进途中,不管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有无灯光,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表演。道具也简单,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个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场便已齐备。若是自弹自唱者,一把三弦就可开演。一般情况下,大鼓班子多是两人,一个唱的,一个弹弦的琴师。也有三人一班的,一人唱两人伴奏,除了三弦还多一把四弦胡。艺人们多是文武兼通,唱累了坐下来弹弦,弹弦的拿起鼓板接着唱。具有表演天赋者,无论冬夏手里总要拿把扇子,说到动情处,边舞边唱,煞是动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流传在建昌地区的鼓书书目就有20多部,而且 《鹦哥记》、《十粒金丹》、《双圣旨》、《三省庄》、《左连城告状》等书,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一般说书人也极少会说这些书目,十分珍贵。

这些书目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无论是歌颂忠良、惩治奸佞的历史传说,还是伸张正义、鞭挞邪恶的神话故事,都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企盼平安幸福的美好意愿,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辽西大鼓风格独特,从曲式看落音是“徵”调式,但中间离调变化较多,说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委婉动听,一说一唱形神兼备,跳出跳进,流畅自如,醒木一拍引人入胜,在广大农村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对当代的说唱艺术仍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辽西大鼓具有古朴原生态的特点,这和当地交通封闭,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有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所以,说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遗产在消亡一点都不为过。建昌地区辽西大鼓老艺人陈玉和、陈玉为、张广海、吕宝仁、苏占全等都已去世,在世的传承人李国银也已经58岁。随着人们审美观念、欣赏习惯的显著变化,辽西大鼓的演出市场已日渐萎缩。

而辽西大鼓入选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辽西大鼓有力的保护。(记者 杨竞)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