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第0391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厅办公室

王继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规划引领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做好乡村规划对于乡村振兴十分必要。在组织各地编制村庄规划时,着重要求:第一,要强化县域统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农产品初加工、特色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用地,可以规划在村庄范围内,其他工业项目则要推动进园区、进开发区。第二,要突出村庄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留白、留璞、增绿,让传统村落宜居,让乡村特色永驻,让乡村建设留得住乡愁。第三,要充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庄规划要服务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围绕整治目标,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第四,要突出底线红线,结合“三调”成果运用,以行政村为边界,先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强约束指标摆进去,再研究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集中建设开发区域的布局,确保乡村山水格局总体稳定。

  二、以乡村重点村镇品牌建设推动农(渔)家乐发展

  截至2022年,我省共有4批次41个村、6个乡镇获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批次121个村、5个乡镇获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021年以来从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协调安排资金,对41个国家级重点村给予4100万元资金支持,6个国家级重点乡镇给予1200万元资金支持,总计5300万元。2022年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绩效使用督查,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关于督导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使用奖励资金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通知》,指导各市提升资金使用效能,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等旅游发展领域。2023年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相关工作,我厅将2023年度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工作列入省政府绩效考核,并通过对乡村旅游新发现资源的报送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建设申报工作,目前通过各市报送新发现乡村旅游资源179处,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做好名录库建设,为我省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三、多部门联动,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省交通部门全力支持连接旅游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建昌县龙潭大峡谷、清原县筐子沟等旅游景区连接线建设710公里,对全省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与农业农村厅合作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了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沈阳市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公主陵村、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庙尔台村、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瓦子沟村、葫芦岛市兴城市三道沟满族乡头道沟村、朝阳市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宫家烧锅村、抚顺市抚顺县上马镇北湖村、本溪市桓仁县雅河乡湾湾川村、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七里屯村),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分别为鞍山市千山区、岫岩满族自治县)。2023年初,我厅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为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六地”文化资源底蕴,推动全省镇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推动我省15个村落纳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四、树立典型促进乡村旅游人才发展

  在2020年召开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重要遵循。向文化和旅游部报送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4个,推荐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45人。阜新市细河区黄家沟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通过典型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大大激发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情,推动乡建成果让全社会共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2023年我厅积极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沟通,通过一系列的遴选报送,我省15名同志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证书,为我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添油助力。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各级文旅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编制本级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发展专项规划。要加强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统一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二是打造标准化体系。围绕乡村旅游游客需求,积极用好国家有关标准,科学制定好省级相关标准,鼓励各市因地制宜地出台当地标准,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三是务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立足规划和标准,编制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倒排时间进度,持续推进规划、标准的落地。五是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发展合力。各级文旅部门要密切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系,用好各项政策,协同解决好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各项难题和工作任务,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二)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加强创意设计,开发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供给。一是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要深入挖掘、分析本地各类资源优势,与乡村旅游发展密切联系,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农业、手工业、体育运动、医疗康养等多种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二是抓好品牌创建。深入指导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选准发展方向,打造差异化特色。继续推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创建,抓好辽宁省乡村旅游梯队建设,打造一批省级精品乡村。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城乡的文化活动。围绕不同主题举办“村晚”、全省群众合唱、广场舞展演、戏曲进乡村演出等文化活动。

  (三)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发展合力。密切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住建、交通等部门的联系,用好各项政策,协同解决好和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各项难题和工作任务,为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入研究做好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突出乡村特色和文化内涵地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推动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四)典型引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广成熟经验模式,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激发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一是推出景区旅游兴乡、公司旅游兴乡、能人旅游兴乡、项目旅游兴乡典型案例。选取与乡村结合紧密,把对乡村经济收入、拉动就业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和乡村旅游能人作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典型。二是挖掘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为各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范本。三是开展人才培训工作。结合典型经验,开展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通过实地考察、案例教学等方式手段提升旅游就业人才水平。

  (五)打造主客共享的便捷乡村旅游环境。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便利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一是打造“快进漫游”交通体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乡村与高铁、城铁、民航、高等级公路的接驳,构建“快进”交通网络;在乡村引入自行车、助力车、绿道、风景道、共享微交通等方式形成“慢游”体系。二是提高乡村旅游智慧水平。从便利游客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微信、二维码、OTA网站等易于实现的智慧旅游技术,提供便利的导览讲解、信息查询、活动推送等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智慧乡村、智慧景区发展,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游客舒适度。三是做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好各项涉农政策,争取国家级、省级资金支持,加快乡村卫生环境、污水处理、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厕所、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村容村貌的整治,要引入色彩、建筑风格的整体设计,打造可供观赏的美丽乡村。四是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强联合执法,维护规范的乡村旅游经营秩序。推广旅游服务标准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