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24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厅办公室
马荣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规划引领
村庄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做好村庄规划对于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十分必要。在组织各地编制村庄规划时,要求第一,要强化县域统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农产品初加工、特色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用地,可以规划在村庄范围内,其他工业项目则要推动进园区、进开发区。第二,要突出村庄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留白、留璞、增绿,让传统村落宜居,让乡村特色永驻,让乡村建设留得住乡愁。第三,要充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庄规划要服务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围绕整治目标,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第四,要突出底线红线,结合“三调”成果运用,以行政村为边界,先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强约束指标摆进去,再研究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集中建设开发区域的布局,确保乡村山水格局总体稳定。
二、改善乡村旅游服务环境
全力支持连接旅游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建昌县龙潭大峡谷、清原县筐子沟等旅游景区连接线建设710公里,对全省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加强我省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共有4批次41个村、6个乡镇获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批次121个村、5个乡镇获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021年以来从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协调安排资金,对41个国家级重点村给予4100万元资金支持,6个国家级重点乡镇给予1200万元资金支持,总计5300万元。此项资金大部分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创建特色品牌,培育发展休闲渔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级以上推进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项工作任务,包括支持发展壮大帮扶产业,培育“一村一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支持开展生产经营,劳动技能等培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项目。依据《辽宁省支持乡村重点帮扶县实施方案》,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扶持力度,深入发挥乡村旅游业在重点帮扶县中的作用,吸引城市居民到重点帮扶县及域内乡村进行旅游消费。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等工作中给予重点帮扶县支持,并在创建过程中组织专家给予指导。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休闲农业+”模式。为加强示范引领,强化宣传推介,引导推进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2022年,我厅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了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沈阳市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公主陵村、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庙尔台村、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瓦子沟村、葫芦岛市兴城市三道沟满族乡头道沟村、朝阳市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宫家烧锅村、抚顺市抚顺县上马镇北湖村、本溪市桓仁县雅河乡湾湾川村、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七里屯村),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分别为鞍山市千山区、岫岩满族自治县)。
四、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按照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要求,不断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发展合力。2021年推出辽宁省第一批“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其中乡村旅游线路2条)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乡村旅游线路8条)。2022年在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线路的“春生夏长”“乡村是座博物馆”“稻花香里说丰年”“瑞雪红梅,欢聚过年”专题中,我省有19条线路入选,并进行了全国推广。2023年我厅印发了《辽宁旅游线路手册》4本,倾情打造了66条精品线路,穿越14个市487个旅游目的地,将全省优质旅游资源涵盖其中,手册图文并茂,对核心看点、特色美食、行程规划、最佳旅游时间以及交通方式均做出详细介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各级文旅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编制本级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发展专项规划。要加强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统一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二是打造标准化体系。围绕乡村旅游游客需求,积极用好国家有关标准,科学制定好省级相关标准,鼓励各市因地制宜地出台当地标准,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三是务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立足规划和标准,编制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倒排时间进度,持续推进规划、标准的落地。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发展合力。各级文旅部门要密切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系,用好各项政策,协同解决好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各项难题和工作任务,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二)打造主客共享的便捷乡村旅游环境。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便利游客到乡村文化旅游消费。一是打造“快进漫游”交通体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乡村与高铁、城铁、民航、高等级公路的接驳,构建“快进”交通网络。二是提高乡村旅游智慧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智慧乡村、智慧景区发展,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游客舒适度。三是做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好各项涉农政策,争取国家级、省级资金支持,加快乡村卫生环境、污水处理、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厕所、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是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强联合执法,维护规范的乡村旅游经营秩序。推广旅游服务标准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三)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创意设计,开发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供给。一是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要深入挖掘、分析本地各类资源优势,与乡村旅游发展密切联系,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农业、手工业、体育运动、医疗康养等多种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二是抓好品牌创建。深入指导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选准发展方向,打造差异化特色。继续推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创建,抓好辽宁省乡村旅游梯队建设,打造一批省级精品乡村。三是支持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组织、引导和培训旅游企业、农民,开发和销售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事产品、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四是引导乡村民宿快速发展。推动乡村民宿名录库建设,实施入库管理。通过标准化评定,引导乡村民宿走精品化道路,建设一批有文化品位、有地域特色、有服务水平、有市场吸引力的乡村民宿。
(四)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发展合力。密切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住建、交通等部门的联系,用好各项政策,协同解决好和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各项难题和工作任务,为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入研究做好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突出乡村特色和文化内涵地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推动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