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我省变冰雪资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第029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0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厅办公室
农工党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省变冰雪资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地处北纬38°至42°之间,自然优势得天独厚,气温冷暖适宜,具备开展冰雪运动与旅游的最佳气候条件。地处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城市群结合部,辐射东北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冰雪元素丰富,雪质呈“暖雪暖冰”特征,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和温泉资源富集,冬捕、冰灯、雪雕、锡伯族雪乡、满族风情等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具备打造休闲康养度假区的理想环境。当然,相较于黑龙江和吉林,我省发展冰雪旅游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雪期较短、春季升温很快,真正冬季的黄金旅游时间仅有2至3个月。二是滑雪场地等基础设施规模不大,缺乏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高端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区。三是冰雪旅游人才流失严重,现有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不高。
近两年来,借助北京冬奥效应,我省冰雪旅游稳步发展,为掌握冰雪旅游市场情况,我厅多次到滑雪场、戏雪乐园实地调研,并连续两年对省级以上滑雪旅游度假地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分析。根据对7家省级以上滑雪旅游度假地的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统计,2022-2023年雪季,共接待游客8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8.8%。棋盘山、弓长岭、天桥沟3家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有所增长。其中,棋盘山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30.98万人次(最高),弓长岭滑雪旅游度假地旅游综合收入5589万元(最高)。3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均为首批获评的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其品牌知名度较高,宣传营销较好,对滑雪爱好者的吸引力较大,客群稳定。安波、花溪沐、何家沟、黄家沟4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其中,黄家沟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70%和42%。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一是疫情因素。由于我省疫情暴发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022年12月底到2023年元旦后,加之部分滑雪旅游度假地对疫情估计不足,雪场准备不充分,宣传力度不够,雪季开始阶段游客人数同比下降严重。二是气候因素。今年我省降雪量偏低,气温相对较暖,多数滑雪场本雪季运营天数较去年减少10-15天,特别是1月份出现了罕见的降雨天气,对部分滑雪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二、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政策保障
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先后印发《辽宁省冰雪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冰雪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将推动冰雪旅游发展作为提振我省冰雪经济的重要一环。省发展改革委聚焦项目设计,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动全省冰雪旅游发展,建立全省冰雪旅游重点项目清单,依托省重大项目管理平台,按月对清单项目进行调度。省体育局以申促建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以申办全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为抓手,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沈阳市、抚顺市等部门和政府,统筹推进“辽宁省冰上运动中心”“辽宁省雪上运动中心”规划建设。省财政高度重视冰雪经济发展,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落实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筹安排“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资金,支持包括冰雪装备产业在内的工业产业项目,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制定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等。省自然资源厅多措施强化冰雪经济用地保障。出台《关于国土空间规划批准生效前建设用地规划审核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明确冰雪场地设施用地可以单独选址或城镇建设用地分散布局方式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中,依规定及时将沈阳白清寨滑雪场、东北亚滑雪场、清原聚隆滑雪场、新宾岗山滑雪场相关用地从生态保护红线中调出。省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金融机构对接项目融资需求,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积极向符合条件的冰雪旅游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二)发挥冰雪体育赛事带动作用
一是深入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省体育局依托“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和“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系列活动”两大赛事活动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辽宁大众速度滑冰邀请赛”“大众高山滑雪挑战系列赛”“全国大众媒体人滑雪挑战赛”“辽阳弓长岭国际滑雪邀请赛”等赛事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的省本级大型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超200场次,带动千万以上人群参与冰雪运动。二是持续开展青少年冰雪项目竞赛。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成功举办辽宁省第一届青少年冬季运动会。本届赛会共设置滑冰、滑雪、冰球、越野滑轮和速度轮滑5个大项,涵盖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技巧类、竞速类)等10个分项、134个小项。积极开展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雪上技巧类锦标赛、滑雪公开赛、高山滑雪锦标赛等精品赛事,促进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提高青少年冰雪项目运动技术水平。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和“校长冰雪行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提高,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三)建设冰雪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支持各市建设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冰雪景观独特、产品服务优质、冰雪风情浓郁的冰雪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并及时跟进指导各市建设情况。沈阳市通过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进一步优化冰雪产业配套设施功能,打造棋盘山“冰雪主题乐园”、怪坡“冰雪研学基地”、东北亚滑雪场“滑雪训练基地”、白清寨“冰雪竞技训练中心”。鞍山市以千山温泉为重点,改造升级鞍山千山疗养院、鞍钢千山疗养院等项目,发展冰雪运动、温泉疗养等体验业态。本溪市重点推动雲山滑雪场二期项目和天著国际滑雪场项目建设,通过完善住宿、餐饮和服务等配套设施项目,推动冰雪产业与温泉、民宿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营口市积极推进国家3A级景区—何家沟滑雪场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加快冰雪设施建设,通过四季综合运营和差异化特色发展,打造集国际国内冰雪赛事、教育培训、休闲健身、冰嬉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北方最暖冰雪休闲地”。辽阳市弓长岭温泉滑雪场改造夜间灯光,景区内外布满灯光装饰,提升夜滑舒适度,根据滑雪人群爱好变化,扩大了针对单板滑雪人群的器材配备和服务的配备。沈抚示范区积极筹备打造高湾冰雪体育小镇,以丰远热高乐园相关项目为核心和基础,形成“一场、一核、四园”的空间布局。
(四)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认定一批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022年1月,我厅会同省体育局联合认定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本溪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丹东天桥沟滑雪旅游度假地、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等4家滑雪旅游度假地为第一批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其中,丹东天桥沟滑雪旅游度假地成功入选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023年1月,会同省体育局联合认定大连安波旅游度假区、营口何家沟滑雪场、阜新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等3家滑雪旅游度假地为第二批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至此,我省已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1家,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6家。
推出系列冰雪特色旅游线路。2022年,推出兼具民俗风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主题精品线路13条。共有2条冰雪旅游线路入选国家级旅游线路名单。“乐游辽宁 不虚此行”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筑梦冰雪 相伴冬奥”全国10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线路涉及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锦州、营口、辽阳等7个节点城市,11个冰雪旅游景区景点。“辽宁阜新黄家沟滑雪娱乐之旅”入选国家体育总局 文化和旅游部评选的14条“2022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嬉冰雪、泡温泉、品蒙餐、购玛瑙,到阜新过大年品牌持续叫响。同时,鼓励各市开发短途线路,为市民游玩提供更多选择。沈阳市精心设计推荐旅游线路,不断优化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了雪国风光奇幻游、38°C+温泉游等10条全域游路线及沈河区盛京皇城文化游、浑南区冰雪运动体验游、沈北新区冰雪温泉养生游等20条短途区域游线路;鞍山市、辽阳市联合推出“迎冬奥,嗨起来”鞍辽两市冬季旅游线路产品,包含冰雪运动游、温泉养生游、购物休闲游、采摘赏花游、自然景观游、历史文化游、红色经典游、美食品鉴游等多条冬季旅游线路产品。
(五)挖掘冰雪旅游消费潜力
支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促进冰雪旅游消费。沈阳市在各类冰雪娱乐场馆举办大众冰雪趣味运动会、冰雪嘉年华等群众性冰雪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冬季体育爱好和消费习惯,2021年、2022年,沈阳已连续两年上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大连市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大连(安波)国际温泉滑雪节,融合了滑雪、温泉、购物、采摘、美食、传统文化、现代乡村、冬季运动赛事等多种旅游元素,内容丰富,年味浓郁,乡味十足。盘锦市持续组织开展“中国最北海岸线辽河口冰凌穿越”系列活动,打造东北地区冬季户外运动品牌。丹东市举办“参仙源杯”2021—2022雪季辽宁大众滑雪系列赛、2022丹东市首届“天桥沟杯”儿童青少年滑雪锦标赛、“迎冬奥、爱家乡、欢乐冰雪行”冰雪进校园研学实践活动等多项活动,有效带动和刺激了市场,提升了天桥沟滑雪场的知名度。
(六)推动“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各市积极推动冰雪文化旅游多元发展。一是促进温泉度假与冰雪旅游融合。大连市全力整合冰雪旅游和温泉资源,推出“乐享新春——冬日冰雪温泉系列活动”,举办温泉滑雪节,为滑雪、温泉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鞍山市依托千山温泉、汤岗子温泉、耿庄-东四温泉等温泉资源,延伸温泉康养产业链,开发特色温泉康养旅游产品。盘锦市以红海湿地温泉为重点,开发康体疗养、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等冬季旅游产品,打造冰雪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二是为冰雪旅游增加文化内涵。抚顺市举办首届青少年冰雪趣味运动会,冰上龙舟50米竞速赛、冰车50米竞速赛、冰爬犁50米竞速赛、单腿驴50米竞速赛等非遗嬉冰项目吸引青少年们踊跃参与。葫芦古镇举办“喜迎冬奥 乐享冰雪 品味关东”2022辽宁·葫芦岛(龙港)冰雪旅游推广活动,以冰雪运动会、龙港新春灯会为核心内容,开展冬令营、雪地国风秀、摄影展、抖音赛、冬捕鱼、赶大集、关东过大年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七)加强冰雪旅游宣传推广
2022年12月,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体育局、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辽宁冬季旅游启动仪式在宽甸天桥沟滑雪旅游度假地举行。沈阳、营口、葫芦岛等城市也举办冬季旅游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形成多点启动、全省覆盖的合力,掀起全省冬季旅游热潮。2022年11月25日,组织全省各市和沈抚示范区赴厦门开展我省冬季旅游推介活动。在第十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2022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等重要展会中整体宣传我省冰雪文化和旅游品牌和资源。在中央电视台、北京朝阳站、北京地铁等重要点位开展包括冬季精品旅游资源在内的我省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开展境外宣传推广,2022年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海外文化中心在境外多地举办“辽宁海外推广周”,在莫斯科、新加坡等地开展“冬奥在北京,冰雪游辽宁”的冰雪风光图片展、冰雪短视频集锦和冰雪旅游资源推介。积极参加2023年中国北方冰雪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面向海外市场,对辽宁冰雪旅游进行专题推广。通过一系列宣传手段,吸引国内外“冰朋雪友”汇聚辽宁,放大辽宁冰雪美誉度和知名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对提案建议的分析,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我厅开展冰雪旅游工作,推动我省变冰雪资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有重要启示。1.要注重宣传工作,打造我省冰雪品牌形象;2.注重融合发展,打造冰雪文化氛围,在“冰雪+”“+冰雪”上做文章;3.注重金融扶持,助推冰雪休闲娱乐项目快速健康发展;4.注重配套建设,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对已开展的相关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不断改进完善,对尚未开展和做得相对较少的工作要系统谋划,尽早开展,同时,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进行介绍。
(一)完善冰雪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积极推动冰雪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发展,指导市县将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将项目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因项目建设需要,对选址有特殊要求、无法纳入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的冰雪场地设施用地,可以在集中建设区外分散布局方式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冰雪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市级计划指标不足的,由省级统筹保障。持续跟进沈阳、辽阳、丹东等市对现有滑雪场进行升级改造。推进辽宁省柏叶训练基地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场地,以及沈阳体育学院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综合夏训台等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节点开设冰雪旅游专线或直通车,确保主要冰雪旅游景区和冰雪运动场地交通便利,路网完善。鼓励各冰雪旅游景区向文旅融合示范区转型,突出创新和消费,科学规划游客中心、通景道路、休闲休憩设施、旅游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餐饮、住宿、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产品选择。
(二)打造独特的冰雪文化氛围,促进文旅融合
一是营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大环境,用东北人热情的关东文化作为招揽游客的核心吸引力,不断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让游客在体验冰雪旅游项目的同时,感受到东北人热情、好客、诚信、阳光的文化软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辽宁文化资源丰富的不可替代优势,实施冰雪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将人文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等融入冰雪产品中,浇铸在我省冰雪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品质中,不断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元素,支持各景区创作冰雪主题的文艺演出展览、冰雕雪雕、群众摄影、数字文化等。鼓励各市冰雪旅游与民俗结合,开展滑雪橇、滑爬犁、看冰灯、打陀螺、冰钓、冬捕等民俗冰雪娱乐活动。三是促进科技与冰雪旅游融合。大力推广“互联网+冰雪旅游”,推动冰雪旅游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新技术结合,加快建设全省智慧旅游平台,建立辽宁文旅大数据中心,构建综合管理、资讯服务、旅游营销等智慧旅游体系,鼓励各景区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和新设备,发展沉浸式数字化体验旅游,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四是鼓励各市做好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探索,促进冰雪与体育、冰雪与温泉、冰雪与康养等内容相结合,设计开发高端化冰雪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项目建设,开发各具特色的冬季冰雪旅游主题项目,不断增强冰雪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推出更多优质冰雪旅游产品,激发消费潜能
深入落实好《辽宁省冰雪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辽文旅发〔2021〕34号)有关工作任务,扩大冰雪旅游产品优质供给。鼓励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增加冰雪元素,建设冰雪旅游旗舰景点,弥补冬季旅游淡季短板。积极推动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本溪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争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设计推出一批辽宁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覆盖全省全域、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冰雪旅游线路体系。鼓励挖掘蒙古族元夕跑冰、支冰车子、骑单腿驴子、支冰排等群众参与度高、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嬉冰项目,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元素,促进冰雪旅游与民俗结合,开展滑雪橇、滑爬犁、看冰灯、打陀螺、冰钓、冬捕等民俗冰雪娱乐活动。鼓励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举办群众性特色冰雪活动,支持各地办好冰雪旅游节庆活动。
(四)提升金融扶持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
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升服务企业质效。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统筹解决好发展瓶颈问题。省金融监管局将会同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等省(中)直相关部门为我省冰雪资源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持续加大金融信贷资金支持,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持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信贷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我省冰雪娱乐等旅游产业经营模式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特色旅游产品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省财政厅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统筹现有渠道资金,支持冰雪产业发展。同时,指导省金控集团和辽宁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对接有关部门,探索将绿色发展和冰雪产业纳入支持合作范围,发挥基金引导和撬动作用,促进我省冰雪休闲娱乐项目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强省。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用品和场馆运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发行债券。鼓励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五)做好冰雪旅游精准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是举办好冬季旅游推广系列活动。加大对冬季旅游启动仪式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各地持续开展好冰雪节庆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和市场氛围。二是发挥自媒体的流量优势,联合新华社辽宁信息中心网络平台、新浪、网易、头条、中国旅游报融媒体等新媒体网络平台,搭建“拥抱自然 畅游辽宁”冬季旅游宣介推广平台,邀请辽宁籍网络达人、体育明星等为辽宁家乡冰雪旅游代言。鼓励各冰雪旅游景区用好抖音、快手等平台做好冬季旅游推介。三是加强东北地区冰雪旅游推广合作,积极构建东北旅游推广联盟,坚持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推动四省(区)建立联合营销推广机制,提高旅游营销推广效能。四是开展主要客源地市场推广营销。强化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交流,打造京津冀旅游共享圈,适时组织全省各市和沈抚示范区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客源地开展冬季旅游专题营销活动。五是积极开展境外宣传推广,积极参加中国北方冰雪旅游海外推广活动,面向海外市场,对辽宁冰雪旅游进行专题推广,依托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旅游代表处,重点在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宣传推广我省冬季旅游资源和产品。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