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打造国际化文旅品牌服务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第056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合作与交流处

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打造国际化文旅品牌 服务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辽宁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在国际旅游市场具备显著优势。一直以来,我省始终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和宣传推广力度,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推动下,辽宁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政策体系优化升级

  (一)相关政策精准制定

  为全面促进入境旅游发展,2025年3月,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202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量力争突破100万人次,2027年力争突破150万人次。围绕这一目标,以文化特色彰显、区域协同发展、市场精准开发、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从优化国际旅游产品供给、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渠道、推进国际交通运输发展、提升入境旅游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强化入境旅游宣传推广等六个方面制定策略目标并进行了任务分解。

  落实好《辽宁省旅行社“引客入辽”奖励资金实施办法》,从奖励对象、奖励原则、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奖励依据、申报与审核、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确定旅行社“引客入辽”奖励程序和要求,明确每人奖励标准为30元,鼓励旅行社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辽观光旅游,促进全省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发展。2024年,全省旅行社“引客入辽”年度奖励资金达735.4万元。

  (二)签证通关服务提质

  在签证申请流程上,辽宁省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港等口岸实施更加便利的口岸签证措施,提升出入境通关服务效能。以沈阳、大连入境城市为节点,着重加强外国游客信息咨询、出行指引、旅游产品获取等服务。沈阳市在节假日以及世界杯预选赛、CBA、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文体旅活动、赛事期间,持续在“两站一场”(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设立文旅服务驿站,为国外来沈游客提供文旅服务,推介旅游线路。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创新开通“国际旅客快捷通道”,在东北地区率先实施“外国人入境卡自助填报”便利举措,自大连机场口岸入境或临时入境的外国人可通过网络自助填报入境卡,提升了边检办理效率。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沈阳成为东北首个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的城市,先后确定20余家商店作为离境退税指定商店。

  (三)旅游服务全面升级

  在全省范围内优化外国人住宿登记管理、交通出行、景区景点门票预订、离境退税等相关领域服务举措。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鼓励4A级以上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景实现外卡受理,方便国际游客在辽宁的消费。目前,已布设完成外卡POS机1741台,外币兑换点/ATM 74台,全省40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90家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和4家备案博物馆等全部实现外卡受理。大连文旅开启入境游一站式服务,在大连口岸设置专门柜台,提供通信、外币兑换、高铁联程以及旅游指引、各语种导游指引等服务,现场配备英、日、韩、俄四种语言的志愿服务人员。大连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

  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

  (一)主题旅游产品打造

  针对入境游客对文化休闲体验的需求,推出“辽宁历史文化探寻之旅”“辽宁民俗文化体验之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以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探寻线路,让游客深入了解清朝的历史文化;以辽宁的民俗村落为依托,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产品,让游客参与非遗体验与民俗活动,感受辽宁的人文风情,提升入境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二)文旅融合场景创新

  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培育沈阳主角儿沉浸式主题乐园、大连沉浸式互动剧《老酒馆》、葫芦岛大型行浸式夜游演出《就在宁远》等演艺产品,激活文旅夜消费。丹东关东老街作为新晋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凭借民间艺术表演、特色美食等内容火爆网络,吸引游客消费。这些沉浸式文旅产品将辽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演艺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三)跨境旅游线路拓展

  发展国际旅游专列线路,开通“辽宁—俄罗斯”等跨境旅游专列,串联起沿线的旅游景点。联合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开发跨境自驾游,打通入境旅游消费新通道。以沈阳、大连为入境旅游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民航包机”“邮轮旅游”等入境游产品,开通以大连为母港国际邮轮1艘、访问航次10个;开通丹东至韩国仁川周往返邮轮,解决入境旅游难点堵点问题,打通入境旅游消费新通道。这些跨境旅游线路的开通,不仅丰富了入境游客的旅游选择,也加强了辽宁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与交流。

  三、多维宣传推广策略

  (一)线上宣传矩阵构建

  辽宁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在国际知名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辽宁旅游宣传广告,展示辽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海外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YouTube、TikTok等平台传播,吸引海外游客的关注。例如,一段介绍沈阳故宫的短视频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超过了100万次,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好评和咨询。此外,与国际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辽宁旅游专题页面,提供旅游线路推荐、酒店预订、门票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游客规划行程。

  (二)国际展会参展推广

  2024年,组织参加6次国际重点旅游展会,包括第38届香港国际旅游展、第12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39届首尔国际旅游展、法国巴黎IFTMTopResa国际旅游专业展、2024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2024俄罗斯国际休闲旅游展。布设展品、互动游客,举办辽宁文化旅游专题推介会,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辽宁特色文旅资源,充分展示辽宁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醇厚的民风民俗,全面展现现代化辽宁文化和旅游新形象。展会期间,积极与展会组织方、中国驻当地办事处、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当地行业协会商会、主要旅行商、文化、媒体机构等相关部门开展交流洽谈,全面推介辽宁文旅资源、营商环境、发展动态等相关情况。将“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推介出去,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

  (三)跨境旅游合作深化

  针对主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辽宁省组织旅游宣传推广团赴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辽宁文化和旅游推介会,邀请当地旅游企业、媒体、旅行商参加,通过文艺演出、旅游资源介绍、优惠政策发布等环节,全方位展示辽宁的旅游魅力。举办中俄地方文体旅合作交流对接会,邀请省内重点文旅企业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滨海边疆区、特维尔州建立合作机制。组织省内文旅企业参加辽宁省国际友城对接洽谈会并开展B2B对接洽谈,拓展文旅企业国际领域合作。组织对韩国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会谈、组团参加辽宁省台商投资政策说明会,就合作发展及游客互换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今年5月26日-29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外办联合主办的“相约山海 共赴辽宁”辽宁文体旅专场推介活动在韩国仁川海外仓举办。推介活动全方位展示了辽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脉、冰雪项目、“十五冬”相关情况及入境旅游的创新玩法,为韩国游客赴辽旅游提供了多样选择。活动进一步推动双方务实对接,两地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智炎体育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7家文体旅企业及行业协会就旅游客源互换、美业研学、体育赛事合作交流等领域进行了现场签约,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与韩国辣苹果株式会社就跨境文旅与经贸交流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期间,在仁川举办了辽宁文旅海外文化集市,吸引了大批韩国游客踊跃参与;在首尔举办了“十五冬”冰雪产业主题推介会,进一步促进了辽韩两地冰雪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促进举措成效显著

  (一)游客数量稳步增长

  政策实施以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连机场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7.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9%,其中以旅游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增幅显著,达144.17%。免签政策优化以来,从大连口岸免签入境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3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辽宁作为旅游目的地,感受辽宁的独特魅力。携程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省入境游客总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49.09%,同比2019年增长19.05%。

  (二)旅游收入显著提升

  随着入境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收入也相应提升。入境游客在辽宁的旅游消费涵盖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游客进行更多的消费,进一步促进了旅游收入的增长。2024年,辽宁省入境旅游机票人次同比增长46.52%,机票金额同比增长34.68%;酒店人次同比增长93.29%,酒店金额同比增长98.63%;门票人次同比增长97.14%,门票金额同比增长144.05%;用车人次同比增长145.07%,用车金额同比增长209.55%;度假人次同比增长77.38%,度假金额同比增长105.77%;一日游人次同比增长128.57%,一日游金额同比增长37.32%。

  (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Tiktok、脸书、照片墙、Youtube、推特等5个海外重点社交平台开通辽宁文旅账号,聚焦我省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支付及入境证件便利化政策、改善市场服务、优化产品供给等方面,以海外达人等多种视角传播宣传,加强入境旅游宣传推广。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综合国际传播力指数排行榜中,我省排名多次位列全国前五位,最好成绩全国第二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的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辽宁的旅游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辽宁旅游,为辽宁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下一步打算

  (一)聚焦品牌升级,构建国际化文旅标识体系

  加大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发线上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让海外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辽宁文旅的魅力。通过3D建模、全景展示等技术,展示辽宁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出虚拟旅游线路,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身临其境地游览辽宁的著名景区。

  拍摄制作全新文旅专题宣传片并翻译成俄日韩英等语种。融合辽宁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族民俗及旅游接待服务链条各环节等内容,突出主题性、专题性、地域性、特色性、文化性、创意性、实用性、纪念性等特点。展示辽宁依山傍海、山海相映的自然景观特征和辽宁人重情重义、真诚热情的性格特征。

  (二)创新宣传矩阵,提升全域营销推广效能

  在海外5个重点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Instagram(照片墙)、YouTube(油管)、TikTok(抖音海外版)继续深耕辽宁声音的传播,制作高质量图片、视频、文字内容,以多种视角展示辽宁历史、文化、资源等,做到月月有策划,周周有主题。脸书、推特、照片墙三个平台每月更新内容不少于120条,YouTube和Tiktok两视频平台每月发布视频不少于4条,全年不少于48条,封图设计不少于4版,视频浏览量超过400万,互动量超500万。

  与国际知名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辽宁文旅专题报道和宣传推广。利用国际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辽宁文旅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邀请国际媒体来辽宁采访报道,制作辽宁文旅专题节目,在全球范围内播出。

  (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

  参加国际重点旅游博览会、旅游展会,举办辽宁文旅推介会,向全球旅游业界人士和游客展示辽宁文旅资源和产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与沿线国家建立更紧密的文化旅游合作关系。加强文化艺术交流、旅游资源共享和旅游线路互联互通,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来辽宁旅游。关注全球旅游市场动态,加强对欧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国际市场的调研和宣传推广。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和偏好,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推出个性化的文旅产品和线路。

  2025年下半年,我厅将推出两场重磅文旅推介活动。计划于11月下旬,在深圳举办辽宁文体旅产业大湾区招商推介活动,聚焦文化创意、体育赛事、旅游开发等领域,面向大湾区企业全面展示辽宁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厚的投资政策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搭建合作共赢桥梁。同期,还将奔赴香港,举办辽宁文体旅资源港澳地区专题推介活动,深度挖掘港澳文旅市场潜力,通过特色文旅产品展示、主题推介路演等形式,生动呈现辽宁历史文化底蕴与文旅产业新貌,推动辽宁与港澳地区在文体旅产业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

  为深化港澳青少年与内地文化交流,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2025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于7月底在朝阳市举办。本次大会汇聚港澳地区教育界、文旅界代表,以及内地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代表等。届时,大会将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分享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创新经验,探讨如何以文化为纽带,推动游学项目提质升级,助力港澳青少年深入了解祖国和我省的历史文化、感受发展成就,进一步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心灵相通、携手成长。

  再次感谢您对辽宁文旅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以提案建议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国际化文旅品牌建设,加快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