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接好“240小时”“国际流量”让免签“朋友圈”成为辽宁“宣传片”》(第037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合作与交流处

李红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接好“240小时”“国际流量”让免签“朋友圈”成为辽宁“宣传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举措,印发了《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精心谋划了二十余项具体措施;发挥文化交流和旅游宣传渠道、文化外交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讲好辽宁故事、传播好辽宁声音,持续叫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持续提升辽宁国际传播影响力,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提升国际知名度。“十四五”以来(2021-2025年),重点支持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加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全方位展示辽宁文旅美好形象,叫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旅游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国际重点旅游展会,2024年参加第38届香港国际旅游展、第12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39届首尔国际旅游展、法国巴黎IFTM Top Resa国际旅游专业展、2024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俄罗斯国际休闲旅游展。2025年赴阿联酋参加2025阿拉伯旅游展并开展文博交流活动、赴韩国仁川举办“相约山海 共赴辽宁”辽宁文体旅专场推介活动。布设展品、互动游客,宣传推介辽宁文旅资源及我省入境旅游政策,进一步提升辽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二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路线。辽宁省充分发挥沈阳、大连“双引擎”带动作用,精心构建差异化旅游产品体系,以沈阳、大连为入境旅游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民航包机”“邮轮旅游”等入境游产品。开通以大连为母港国际邮轮1艘、访问航次10个;重启丹东至韩国仁川周往返邮轮;联合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开发跨境自驾游,打通入境旅游消费新通道;针对日韩及东南亚市场打造“到大连看大熊猫”特色IP;冰雪温泉、工业遗产等文旅产品也极大地丰富了冬季旅游市场的供给。

  三是激发海内外传播活力。辽宁文旅海外新媒体矩阵成绩亮眼。在Tiktok、脸书、照片墙、Youtube、推特等5个海外重点社交平台开通辽宁文旅账号并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入境免签政策这一契机,以澳大利亚的Jack和Sophia等海外博主来辽宁进行深度旅居体验为切入点,制作发布系列原创报道。通过他们的视角和故事,向海外读者展示了辽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现代都市风貌。2024年,累计发布内容1300余条,总浏览量近1.5亿次,总获赞620万,收获了57万活跃粉丝。持续稳居全国省级文旅国际传播力Top10榜单。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旅游厕所、全省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等,提升旅游品质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做好外籍人士出行便利化工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交通出行和支付便利化有关工作的通知》,从优化交通出行售检票服务、优化交通出行支付服务、改善交通出行体验等方面,指导各地切实推动外籍人士交通出行和支付便利化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针对外籍人士在辽主要常见生活场景,编辑印制《外籍人士在辽服务指南》,在国际机场、星级酒店等场所布放,提供生活信息指引。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结合李红莉委员提出的建议,我厅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接好“240小时”“国际流量”,让免签“朋友圈”成为辽宁“宣传片”,落实好《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传播我省文旅资源,持续叫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

  一是进一步加强海外宣传推广。辽宁文旅海外新媒体矩阵将深入梳理挖掘辽宁文旅独特属性,突出自身特点亮点,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国际传播的新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和水平。在Tiktok、脸书、照片墙、Youtube、推特等5个海外重点社交平台,聚焦我省过境免签政策、支付及入境证件便利化政策、改善市场服务、优化产品供给等方面,以海外游客第三方的视角,讲述辽宁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邀请海外博主亲身体验,鼓励海外游客“晒”出辽宁好风光,抢占外国游客“朋友圈”,与海外受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省政府外事办公室面向在辽领事机构官员、外企外籍员工、高校留学生等在辽国际友人群体,积极拓宽宣传渠道,综合运用电视台、短视频、公众号等媒体矩阵,进一步提升便利化举措知晓范围,提升宣传质效。2025年将举办第二届辽宁国际友城交流活动,广泛邀请国际友城政府有关部门、文旅领域商协会和企业参加,为国际友城文旅合作搭建互动平台,共谋文旅产业合作,促进跨境旅游发展,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感受辽宁之美、体验辽宁之好。

  省商务厅将配合加大对240小时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政策的宣传推广,展示本地特色商品、文化旅游纪念品和国潮创意消费品,全面升级优化购物流程,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购物。依托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契机,举办国际性消费活动,打造契合境外旅客消费理念的国际游客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商旅文体健协同发展;搭建国际性经贸交流平台,借助过境免签政策放宽时间和停留区域的政策,围绕经贸、数字信息、服装纺织、海洋经济、农业等我省特色重点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经贸交流活动。鼓励谋划安排外国客商来辽进行短期商务考察和项目交流。广泛邀请国际商界人士参与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辽宁国际冰雪经济洽谈活动、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等重大经贸交流和展览活动,为参与活动的外籍人士提供符合过境免签政策的个性化服务。

  二是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协同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质量与效能,完善国际机场配套设施,加强智慧机场建设,持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方便国际旅客出行;大力发展邮轮母港经济,以大连为重点,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提升邮轮停靠、旅客接待等能力;发展国际旅游专列线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铁路运输合作,积极开辟新的国际客运专列线路;提升入境旅游国际化服务水平,优化口岸签证措施,落实国家移民局相关政策,升级优化服务举措。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港等口岸实施更加便利的口岸签证措施,优化签证申请流程,提高签证办理效率,方便国际游客来辽旅游;在辽宁符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港等口岸开设边防检查过境免签专用审核及查验区域,为符合过境免签条件的外籍人士便捷办理边检手续,提供多渠道通关指引、边检手续办理答疑便利服务。设立“一站式”海关业务咨询点,增设多语种标识,设立专人或探索运用智能AI技术答疑,为入境游客提供报关指导、政策解读、文旅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智慧海关、智慧边检建设成果,提升旅客通关效率,推动行李检查预检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打造游客“无感通关”体验;推进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地建设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预订、紧急救援等一站式服务。

  三是进一步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开展全国推介活动,举办第12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并举办夏游辽宁专场推介活动,赴深圳市举办辽宁文旅项目大湾区招商推介活动及投资洽谈会等;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承办文化和旅游部2025“发现中国之美——驻华外交官看中国”活动,赴韩国仁川举办“相约山海 共赴辽宁”辽宁文体旅专场推介活动,赴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辽宁文旅港澳专场推介会等,借助国际国内平台拓展合作渠道,扩大国际交流“朋友圈”。

  四是进一步充分发挥入境旅游的区位优势。严格落实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游客数量持续增长。通过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全方位提升辽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打造东北亚文旅开放新高地,为全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辽宁经验”。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