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深入挖掘辽西走廊文化资源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第022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资源开发处
蒋立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辽西走廊文化资源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辽宁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您提出的问题,我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推进辽西走廊文化IP打造
我厅积极推动辽西文化走廊建设,持续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加强牛河梁红山文化等历史研究和考古,巩固辽西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地位,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扎实推进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用好文化瑰宝,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标志性景区。扩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构建辽西现代化的旅游业体系。持续打造世界文化遗产跨区域赋能型文旅经济实验区。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辽西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红山文化遗址、辽代木构建筑、中华龙文化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入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二、推动辽西走廊一体化发展
依据辽西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山水地理格局、遗址景点分布、城乡空间布局,确立“核心引领、集聚辐射、廊道串联”连线串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形成“双核三城五带”的辽西文化走廊。朝阳-文化中心城市:依托朝阳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资源,发挥朝阳面向京津冀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遗产,持续深化地域文明历史研究。锦州-区域中心城市:依托锦州作为辽西唯一大凌河古道与傍海道交汇节点,交通便捷、经济活跃优势,聚焦打造中国北方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新高地、中国最北海岸度假胜地、东北重点旅游集散地。阜新:依托阜新8000年的悠久历史,独特的玛瑙产业和彰武“治沙”精神,深挖阜新查海文化、蒙古贞文化、玛瑙文化、工业文化,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与国际知名的赛事活力之城,叫响“世界玛瑙之都”品牌。葫芦岛: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遐迩的阳光海岸,南临京津冀的区位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城泉山海岛”等优势文体旅资源,推动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迈上新台阶。盘锦:依托中国最北海岸线、辽河入海口、天下奇观红海滩和世界最大滨海芦苇湿地、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湿地之都等生态优势,打造“中国最北海岸”海冰旅游目的地、生态文体旅消费集聚区、北方乡村旅居样板区。
三、以赛事活动举办推进辽西文体旅融合发展
2024年,省体育局主办或支持辽西地区举办了“扬帆辽宁”水上嘉年华活动、2024年国际冰上帆船巡回赛(锦州站)、2024辽西航海运动邀请赛、2024盘锦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2024辽宁朝阳全国龙舟邀请赛等多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体育赛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文体旅游深度融合。2025年,省体育局引进和策划了更多更好的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扩大辽西地区的对外影响力。如2025年全国拳击U14拳击锦标、2025年全国跆拳道俱乐部联赛总决赛、2025年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辽宁赛区)、全国击剑锦标赛分站赛、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跆拳道项目资格赛、第11届中国大学生英式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国柔道锦标赛、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组)羽毛球比赛、中国足协沙滩足球巡回赛等。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厅将协调推动辽西各市坚持一体化发展,联动辽西文化走廊区域城市共同推动辽西文化走廊研究、文旅项目和旅游线路融合,促进辽西经济发展,让辽西文化走廊“活起来”、“火起来”。
一是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做好《辽西文化走廊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梳理好《辽西旅游大环线专项规划》,推动辽西五市联动,谋划设计辽西文化走廊的研学旅游、文化旅游、长城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通辽西文化走廊通道。协调中央电视台做好《辽西走廊》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辽西文化走廊文体旅发展专家智库。依托辽西五市高校资源,在原有辽西走廊史学专家智库的基础上,补充旅游、体育等其他领域的专家,同时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吸纳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建立多元化的辽西文化走廊文体旅发展专家智库,为辽西走廊文化IP打造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协调开展“辽西文化走廊文旅推介官”招募活动,搭建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智囊团,通过网络新媒体助力辽西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打造辽西走廊文化IP。继续推动开展“辽西文化走廊”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辽西走廊沿途城市区域合作。协调区域城市共同挖掘整理辽西走廊沿途的历史文献、考古影像等资料,利用自媒体宣传辽西走廊遗产,出版系列普及读物。
四是进一步协调推进辽西文化走廊研学线路的拓展与延伸。拓展辽西文化走廊研学线路,协调推动辽西走廊城市开展旅游线路征集活动,推动辽西文化走廊研学线路的基础上,以傍海廊道和大凌河廊道为轴线,联动辽西走廊区域城市的旅行社、遗产地、博物馆等多部门合作,对辽西文化走廊研学线路进行拓展与延伸,形成具有辽西文化走廊地域特色的傍海廊道、大凌河廊道研学线路,实现区域线性旅游一体化的旅游文化产品。
五是推进辽西地区进一步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高地。继续挖掘辽西五市特色要素资源,协调开展辽西五市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推动辽西地区打造大型沉浸式演绎项目,做强“跟着赛事游辽西”品牌,落实一市一品体育名城建设,全力打造“帆船之城”锦州、“篮球城”阜新、“羽毛球城”朝阳、“生态跑城”盘锦、“泳城”葫芦岛特色体育品牌。鼓励体育场馆与文旅功能双向奔赴,支持利用体育场馆举办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探索尝试在赛事活动中融入文旅元素与特色文艺表演,通过赛事传播辽西文化,借助文化提升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