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0502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发展处
尚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文体旅行业的关注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2024年3月,省委印发《关于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任职的通知》(辽委〔2024〕42号),成立了以省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成功举办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介辽宁文旅,省委主要领导讲话,主题文艺演出、现场推介等活动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二是印发指导性文件。2024年5月,印发《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文件提出三大重点任务,分别是:聚焦“融合发展”,放大文体旅发展合力;锚定“高品质”,提升文体旅发展质效;全力培育文体旅品牌,彰显“示范地”效应。11项细分任务:推动文化为体育和旅游发展铸魂赋能;推动体育助力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和体育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充实文体旅高品质内涵;做优做强做大经营主体,为文体旅高品质发展提供支撑;构建完善产业体系,增强文体旅高品质发展张力;加快构筑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体旅一体化;做强做大滨海文体旅产业带;积极构建辽东生态和鸭绿江边境文体旅产业带;深度开发辽西文体旅大环线。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2024年,安排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体育事业专项资金等共计2.44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8亿元,支持抚顺市新宾和平体育公园、本溪市明山区育龙山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累计下达省本级建设投资1.14亿元,支持柏叶体育训练基地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场地项目建设。
二、充分整合资源
一是精心谋划旅游线路。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县域旅游、工业旅游、海洋旅游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魅力辽东·山海有情”生态旅游线路入选全国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2条线路入选国家“乡村有古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欢乐冰雪·辽宁冬韵”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山海传奇G228环渤海自驾之路”等20条线路入选全国旅游精品线路。“阜新黄家沟温泉滑雪之旅”,成功入选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文体旅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沈阳喜获全国“游客满意十佳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十大夜游热门城市”。大连市长海县长山群岛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沈阳、大连、营口三市入选“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至7家。阜新市彰武县德力格尔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获评全国5C级营地。大连市金石滩鲁能温泉获评“中国五星级温泉”,我省“中国五星级温泉”增至11家,位居全国第一。东港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和庄河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分别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和发展潜力100强榜单。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冰山慧谷、EX机器人未来科技项目分别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奏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绚丽新篇章》案例入选2024全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2025年,丹东市振兴区安东老街成功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文体旅新消费增长点。2024年,新增3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10个省级文体旅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举办“游购乡村”、自驾游辽宁、金秋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文旅促消费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旅游大巴车辆全时段差异化收费等系列惠民促消费政策;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旅消费行动计划,与8家金融机构联动推出文旅企业贷款等各项惠民惠企措施。
二是培育文体旅融合发展动能。着力推出“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博物馆热”成为辽宁文旅新名片,2024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3985.6万人次,文创产品收入1.47亿元。2024年全省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场次,吸引观众85.4万人次,收入达5.51亿元。联合平台企业开展辽宁惠民观影活动,带动票房5441万元,补贴人次143.3万人。组织开展“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国际邀请赛等国际级别冰雪赛事8项,“辽宁省第五届全民冰雪运动会”、“百万市民上冰雪系列活动”等群众性冰雪赛事40项,覆盖人群超过200万人次,让赛事“流量”变成消费“增量”。
三是冰雪旅游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点。制定印发《辽宁省2025年春节期间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联合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及文旅消费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海洋冰雪节”品牌,着力将冰雪、海洋、温泉、赛事、民俗等文体旅元素深度融合。承办“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持续发挥我省冰雪领域的资源优势。
四、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申请将新乐遗址公园、九门口水上长城、盘锦红海滩等12个项目纳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推进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建设。完善“十五冬”竞赛项目布局方案,以沈阳、抚顺和大连3个赛区为主,计划承办116个小项中的85个小项,同时,在沈阳、抚顺、本溪、丹东和辽阳等城市,结合现有冰雪场地、场馆的改造升级情况,设置其他5—6个备训、备赛场地。
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健全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成长性好的重点文化企业库和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为近1800家重点文化企业配备“项目管家”,“辽宁文企贷”累计向133家企业发放贷款9.83亿元。全年新开工文体旅项目数325个,续建项目数315个,完成投资总额285.6亿元。
三是推动人才培养。举办全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专题研讨班,推动干部和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我省文体旅融合发展。组织“兴辽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评选,举荐遴选人才60名,推荐第九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28名、首批国家文化英才人选35名。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