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用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辽宁城市名片的对策建议》(第058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资源开发处

李桂馨委员

  您提出的《用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辽宁城市名片的对策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辽宁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最具代表性的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中绝大多数都建立了纪念馆、纪念园林、博览园、纪念碑及主题雕塑等许多红色的纪念设施,用来供人们参观游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既强调红色“亮点”,又要加强“亮点”之间的区域合作,在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区域整合力度中,围绕国家、省级重点红色文物保护资源,连点串线,连线成面,形成红色旅游发展新局面。利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红色旅游资源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广大游客进行旅游消费,持续推进重点红色旅游项目,以重点项目带动周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地提升我省红色资源的影响力。《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明确了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其中,在“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部分,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用好自然生态资源,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体育强省、旅游强省。

  您提出的建议与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相符,是提升我省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的一项具体抓手,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五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强化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支撑。设立1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2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推出“辽宁文企贷”优惠信贷产品,出台一系列产业促进、财政激励、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打造服务质量好、满意度高的文旅发展环境,为产业发展护航。

  二、关于深入挖掘“四史”与“六地”的内在关联,激活“红色基因”

  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中提出围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印发《深化“六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宣传阐释“六地”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六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资源保护利用,制作20集系列融媒体纪实片《故事里的红色辽宁》、拍摄电视纪录片《热血河山》,持续叫响“六地”红色文化品牌。大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举行新闻发布会,扎实推进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宣讲等工作,教育引导人们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力量、勇毅前行。

  三、关于创新表现方式,彰显“六地”辉煌

  持续打造革命旧址遗址、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工业文化遗产六大系列红色旅游景区,不断完善“英雄丰碑”、“工业先驱”、“雷锋精神”、“走向未来”四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展陈水平,拓展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开发销售,全面融入区域旅游产业链。到2025年,我省基本建成国内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东北地区红色旅游首选地。围绕“六地”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加强选题研究策划,发挥省社科规划基金、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牵动作用。整合省内红色场馆资源,打造辽宁“六地”红色场馆集群,实现区域共建、资源共享、融合互进。积极推进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融合,形成叠加吸引力。改善传统展陈方式,引入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项目,提高红色资源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利用VR、AR等技术,建立线上展厅,开发互动性强的线上体验项目,如虚拟博物馆、历史场景重现等,吸引用户在线上参与和体验。

  四、关于实现资源融合,彰显城市精神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辽宁省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方案》,确定了首批支持建设的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加大对拥有红色资源地区的支持,如大梨树村等入选首批创建名录。组织各地围绕精品村、特色村,开展精品景点线路认定等工作,优先遴选红色资源丰富的线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大力宣传全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充分利用深圳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等会展平台,加大对全省各地文旅资源的宣传推广。大力推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制作文旅宣传片、招商手册、文创产品等,多渠道宣传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宣传形式,抢抓宣传热点,做好包装设计,提高全省红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游客来辽打卡体验。

  五、关于加强保护投入,破解城市发展瓶颈

  加大对文体旅产业的财政投入,发挥各渠道财政资金、投资基金撬动作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对文体旅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重大文体旅产业项目、红色遗迹保护和利用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税务、土地、人社等相关部门落实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全方位推动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针对我省红色旅游产业短板进行招商。针对我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展示、红色资源产业集群效应、革命文物的保护等方面的不足与短板,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红色旅游先进地区展开招商,全面提升我省用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辽宁城市名片水平。

  二是为我省红色旅游产业引入国内资本。在我省进行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对红色旅游产业的景区停车场、纪念商品、环保电瓶车、体验式项目、生态建设等项目进行招商,吸引国内资本,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辽宁旅游强省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