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统筹协调,构建辽南文旅康养互融模式,推动我省老年友好社区养老生态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48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资源开发处
冯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统筹协调,构建辽南文旅康养互融模式,推动我省老年友好社区养老生态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休闲度假和旅居养老市场的空间很大,两者是旅居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休闲度假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旅游者中至少有50%选择休闲度假。数据说明,旅游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观光旅游淡化,休闲度假兴起并成为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迭代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沉浸式体验游”,更加注重体验异地的生活方式。因此,时间跨度更长、空间维度更深的旅居,已然成为游客追捧的新兴旅游方式。
旅居养老市场前景广阔,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目前看来,现在和未来十几年内,我国老年人口基数非常庞大,“四二一”家庭和空巢家庭增多,老年群体经济收入增加,生活需求向文化、精神等更高层次延伸,传统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已无法满足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养老需求。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兼具养身和养心功能,逐渐受到老年群体的青睐,正在成为老年群体养老的时尚,国内旅居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您提出的建议与全省发展旅居养老方向基本要求相符,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六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文化遗址保护建设
辽宁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秦汉时期、隋唐时期、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存。不可移动文物以红山文化遗存、汉唐遗存、辽塔、前清史迹、革命遗址遗迹等为代表,可移动文物以红山文化玉器、历代书法绘画、宋代缂丝、辽代出土文物、清廷文物、革命文物等为代表,形成辽宁文物鲜明的地域特点。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确证牛河梁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典型代表。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在辽宁发生,孕育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留下了一大批红色遗迹遗址、旧址旧居等。全省共有公布名录的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全国第16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2处,先后公布两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68处。全省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6个。截至目前,备案博物馆131家(国有博物馆88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6家,二级博物馆11家,三级博物馆7家。全省各类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05248件/套(1618095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11件/套(3070单件)。全省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72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740人。
二、关于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对全省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辽宁红色文化独树一帜,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地”红色文化在百年党史中熠熠闪光。2023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我省红色资源进行梳理,“红旅”融合,红色旅游主题更加鲜明,发挥辽宁“六地”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推动红色旅游制度性创新成果转化,经过多轮评选,总结《创新辽宁红色旅游发展机制》成果入围辽宁省2022年制度性创新成果评价奖励工作评审。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现场环节)决赛。探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三、关于打造文旅康养新品牌
康养度假是集休闲、养生、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专业的服务,帮助游客实现身心的放松与恢复。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亚健康的庞大群体以及较强的消费能力需求,催生了辽宁省巨大的康养类市场。辽宁温泉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打造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生态康养、中医康养、避暑康养等康养旅居产品,将是省文化和旅游厅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重点关注本溪市天著国际温泉康养度假地、丹东市北黄海温泉小镇二期医康养综合体、营口市鲅鱼圈文旅康养综合体、阜新市宝地温泉康养度假区项目。
四、关于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
一是持续加大旅游宣传口号传播力度。不断组织辽宁旅游宣传口号的推广活动,唱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提升辽宁文旅知名度和吸引力,激发全国人民来辽旅游的热忱。二是创新旅游推介方式。打造全新旅游宣传形象,组织制作完成新的辽宁省文旅宣传片;开展推介会、参展展会等多种形式落实文旅振兴大会精神。有力推动文旅融合,组织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参加“旅游中国”全国春季旅游推介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在葫芦岛举办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推动辽宁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三是推进全媒体矩阵建设。矩阵平台累计发布内容500余条,总阅读量近4000万,累计互动量100余万。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2月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综合国际传播力指数排行榜中,辽宁所有指数一举全部登榜前十,其中获得综合指数第4名、脸书传播力指数第4名、Tiktok指数第5名、推特指数第3名、Youtube指数第10名,照片墙指数更是获得第2名的好成绩。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前开展辽宁旅游形象宣传,在北京地铁、北京朝阳站等重点点位开展有针对性的辽宁四季旅游宣传。四是对外交流与合作恢复活力。组织参加4月底的澳门旅博会、5月初的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展活动。做好将来访的俄罗斯团组中文艺演出团体的演出审批和接待等工作。
五、关于统筹协调,推进文旅康养银发新经济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养老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各3-5个,到2025年,建设10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养老基地和15个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构建辽南文旅康养互融模式。
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辽宁省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紧紧围绕中医药强省建设,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老龄产业和文旅康养协同发展。
六、关于创新与亮点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辽南各市落实落细扶持养老机构发展的床位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综合责任险补贴、人才奖励补贴、土地划拨、税费减免、水电热气等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繁荣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吸引全国及全省老年人选择到辽南养老。二是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培育健康养老、养生养老、旅居养老等多元业态,形成事业促产业、产业带事业、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辽宁旅游强省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