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推动“冰雪+”产业链融合发展 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第0491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资源开发处
民建省委:
贵委提出的《推动“冰雪+”产业链融合发展 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冰雪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强省,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出台了《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冰雪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冰雪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冰雪装备制造规模和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冰雪产业项目化、集群化、品质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冰雪场地、场馆及周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社会氛围普遍形成,建成3个冰雪运动文旅产业带、3个高品质冰雪休闲度假小镇和10个冰雪温泉度假区,以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旅游、冰雪人才培训、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基本构建,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相关产业融合的冰雪产业体系,辽宁冰雪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努力打造驰名东北亚的专业冰雪赛事场地、精品冰雪温泉旅游目的地、国家冰雪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冰雪会展热点场地、青少年冰雪运动胜地和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冰雪强省建设目标,明确全省冰雪经济“双核引领、一带串联、三区带动、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形成“双核、一带、三区、多点”冰雪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你们提出的建议与全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符,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三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培育“冰雪+旅游”产业链,抓住快速发展黄金期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辽宁省“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辽宁省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均将冰雪经济列为培育壮大“新字号”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专项资金使用指南》中明确提出,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持以标准引领和支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冰雪装备骨干企业。坚持应用牵引,开展冰雪装备器材的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服务鞍山森远、阜新逍客、辽宁华驰专用汽车由传统机械设备企业转型发展冰雪装备业务;促进省内创新资源整合,支持冰山科技公司牵头创建省冷热技术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远程运维智慧服务,并成功竞标北京冬奥冰雪工程。今年年初,在辽宁大厦组织召开了全省冰雪装备企业座谈会,研究探索了下步推动发展冰雪服装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创建冰雪装备产业特色园区。近三年来,我厅围绕重点地区、头部企业,着力打造三大特色园区。推动冰雪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发挥全省制造业基础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深度融合,突破制约冰雪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快开发生产多档次、适合不同人群需求、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冰雪运动装备创新产品。支持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雪上运动装备、冰上运动装备、冰雪场地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以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辽宁举办为契机,多部门联合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装备博览会、冰雪时尚周等丰富多彩的产业宣传推广活动,带动冰雪产业发展。
二、关于深挖“冰雪+其他”产业链,增添冰雪产业新动力的问题
(一)“冰雪旅游+民俗文化”模式
挖掘冰雪文化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旅游载体功能,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冰雪文化主题游产品,策划推广冬季冰雪文化主题游精品线路,培育冰雪文化主题休闲利用目的地。促进文化和冰雪旅游融合。深入挖掘地域民族民俗文化,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冬捕、狩猎、年俗等传统冰雪休闲娱乐方式,开发关东冰天雪地生产生活方式体验产品,推动皮草、人参、鹿茸等特色商品购物体验店升级,打造冰雪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冰雪旅游+体育”模式
紧抓冰雪热点,推进冰雪经济快速升温。这个冰雪季,省体育局引进了8项国际级冰雪赛事,举办10项专业性冰雪赛事,组织40项超过300场次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让广大冰雪爱好者充分体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乐趣,推动全省冰雪经济持续升温。经统计,2024年春节假日,全省30家滑雪场接待游客34万人次,营业收入4333万元,整体效益创近年新高。以丰富的冰雪体育赛事促进冰雪运动人群增长。2023-2024雪季,我省举办了“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国际邀请赛、“2024年国际冰上帆船巡回赛”等国际级别冰雪赛事8项;组织“辽吉黑蒙三省一区青少年花样滑冰邀请赛”“辽宁省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辽宁省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等专业性冰雪赛事10项,参赛人数2300人;开展“辽宁省第五届全民冰雪运动会”“百万市民上冰雪系列活动”“辽宁省大众滑雪挑战赛”“辽宁省大众公园冰场系列挑战赛”等群众性冰雪赛事40项超300场次,直接参与人群10000人,覆盖人群超过200万人次;创新开展“乡村稻田趣味冰雪运动会”“冰雪马拉松”“雪地村超”“滑雪定向”“奔跑吧少年”等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冰雪运动普及活动;深化体教融合,开展了“辽宁省第二届青少年冰雪运动会”,组织知名冰雪运动专家、教练、冬奥会及世界冠军走进校园,普及冰雪知识和运动技能,让更多的青少年走上冰雪、爱上冰雪,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三)“冰雪旅游+温泉”模式
打造冰雪旅游度假小镇,以冰雪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托,旅游度假为主要目的旅游方式,使旅客达到探索、挑战、健身、娱乐等目的的冰雪旅游方式,逐步做大做强冰雪产业链条,向观光、温泉、餐饮、住宿、康养、文化等产业辐射,做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推出多种多样的冰雪观光产品,使冰雪旅游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冰雪+温泉”休闲娱乐度假集聚带,在鞍山、营口、本溪、辽阳,依托当地的重点温泉开发项目构建相对应的“滑雪+温泉”特色旅游度假综合体,实现综合效应,使冰雪产品进一步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确保相关产业实现有效融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升级一批冰雪温泉为度假区。
(四)“冰雪旅游+研学”模式
联合省教育厅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冰雪旅游+研学”实践教育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了“辽宁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设立了自然生态研学板块,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冰雪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应用,着力培养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推动“冰雪旅游+研学”活动开展,加强各地各校冰雪研学课程指导,开发切合青少年发展需求的、优质的“冰雪研学冬令营”项目。推动研学课程体系构建。围绕“冰雪旅游+研学”特色课程体系开展实践研究,研发冰雪文化、冰雪民俗等研学课程,科学规划研学路线和课程,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活动中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研学活动。充分挖掘全省冰雪特色资源,让更多“冰雪旅游+研学”实践教育资源“聚”起来,结合中小学生假期,开展滑雪技巧、冰雪文化、冰雪民俗的沉浸式体验,培养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关于构建“冰雪+互联网”产业链,助推冰雪产业可持续
一是持续加大旅游宣传口号传播力度。不断组织辽宁旅游宣传口号的推广活动,唱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提升辽宁文旅知名度和吸引力,激发了全国人民来辽旅游的热忱。二是创新旅游推介方式。打造全新旅游宣传形象,组织制作完成新的辽宁省文旅宣传片;开展推介会、参展展会等多种形式落实文旅振兴大会精神。有力推动文旅融合,组织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参加“旅游中国”全国春季旅游推介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在葫芦岛举办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推动辽宁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三是推进全媒体矩阵建设。矩阵平台累计发布内容500余条,总阅读量近4000万,累计互动量100余万。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2月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综合国际传播力指数排行榜中,辽宁所有指数一举全部登榜前十,其中获得综合指数第4名、脸书传播力指数第4名、Tiktok指数第5名、推特指数第3名、Youtube指数第10名,照片墙指数更是获得第2名的好成绩。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前开展辽宁旅游形象宣传,在北京地铁、北京朝阳站等重点点位开展有针对性的辽宁四季旅游宣传。四是对外交流与合作恢复活力。组织参加4月底的澳门旅博会、5月初的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展活动。做好将来访的俄罗斯团组中文艺演出团体的演出审批和接待等工作。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旅居养老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全省旅居养老发展,打造辽宁旅游强省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