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强化城域互动 高质量推进我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0097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办公室

 

  艾华委员: 

  提出的《关于强化城域互动 高质量推进我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关注,真诚地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呈现新态势 

  一是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有了新提升。启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对接省人才基金和省市农商行,全省11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9个示范基地与省人才基金平台全面嫁接,支持文化人才创新创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网红孵化基地建设。二是全省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指导意见》,形成《丹东鸭绿江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指导朝阳红山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大连旅顺口旅游主体功能区、本溪市桓仁旅游主体功能区、本溪市本溪县旅游主体功能区、丹东鸭绿江旅游主体功能区、朝阳喀左旅游主体功能区列入省级重点建设旅游主体功能区名单。三是文化和旅游企业重点项目投资企稳回升。研究制定全省重点项目包联方案,全省525个文化和旅游项目共计完成项目投资120亿元。会同省金融监管局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梳理全省332家旅游企业合计146亿元贷款需求,对接金融机构争取延期和新增贷款,落实国家再贷款政策项目12个,合计1.2亿元。大连发现王国、锦州东方欢乐王国等6个项目进入全国重点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四是A级景区服务质量有新提高。5A景区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桓仁五女山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成功举办辽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论坛。指导盛京皇城完善《沈阳市盛京皇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对接文化和旅游部5A级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我省5A景区实现在线分时预约售票常态化。A级旅游景区全部录入国家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完成棋盘山风景区整改验收。五是全域旅游品牌创建又添新成员。配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东北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辽宁省全域旅游规划指导意见。研究编制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辽阳市弓长岭区、朝阳市喀左县获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沈阳市卧龙湖旅游度假区、本溪市小市满族村寨旅游度假区、阜新市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盘锦市含章湖水上休闲度假区4家单位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21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6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库。建立辽宁省乡村民宿库,录入全省541家乡村民宿,推出精品民宿60家。“辽宁抗美援朝红色之旅”“辽宁重走抗联路精品线路”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雷锋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3个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入选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60个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二)文旅产业科技创新推出新举措 

  一是强化顶层创新设计。制定《辽宁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选培育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和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应用等重点任务。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梯次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面向文化艺术、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方向组织开展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选培育工作,全方位构建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三是提升创新服务质量。组织举办“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培训会议,聚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税优惠政策等议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家及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申报流程和考核要点、企业所得税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与参会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夜经济模式发展得到新提升 

  以高质量服务为准绳,打造安心安全、诚信优质的夜经济消费场景。以“美丽辽宁,美食辽味”为主题,以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辽菜品牌优秀企业、辽菜非遗项目传习店为参与主体,向广大消费者、旅游团体推荐全省100家特色餐饮门店,200道辽菜、辽味经典美食。倡导绿色餐饮消费,依据绿色餐饮标准,组织餐饮培训,开展第二批“绿色餐厅”评选。鼓励餐饮企业实行明厨亮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出半份菜、半价菜,倡导“光盘行动”。推进住宿企业向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发展。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提供模式创新、便利快捷的夜经济消费服务。依据消费者和游客的消费特点,发挥携程、美团、支付宝、高德地图、滴滴打车等网络平台作用,提供更加便捷实惠、评价优良的便民服务,推送旅游及消费指南,推进线上线下消费相结合,完善生活必需品、旅游用品、服装鞋帽、医疗卫生用品、土特产、纪念品等线上销售配送种类,提升商品购买服务、缩短配送时间、优化售后服务,打造我省15分钟便民服务圈,着力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生活和消费保障。 

  (四)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得到新加强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权力4项、下放9项、调整管理12项。行政事项实现网上办理34项,互联网企业审批缩短审批时限30%。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办结时限的50%。全年受理申请事项共计462项,办结率百分之百。完成省市县三级515项行政事项核对。推进电子印章制作。完善办事指南规范化建设。做好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有关文旅行业工作。做好公共服务事项与辽事通对接,A级景区、星级饭店基本信息纳入“辽事通”软件。完成与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实现办件标准、群众办事“一网通办”。二是执法监管能力得到新加强。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应用移动执法平台应用率达94%,应用移动执法系统检查场所比例达45%,上网服务场所技术监管平台在线监控率达80%以上。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双随机”监管系统,与省政府监管工作平台对接。强化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开展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项保障行动、暑期文化市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旅游市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全省演出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和落实旅游目的地“黑名单”有关管控措施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7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1万家次,警告254家次,办结案件327件。 

  (五)文化旅游宣传实现新发展 

  辽宁文化和旅游形象宣传推广持续强化。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首都机场、北京地铁等平台持续展示我省文旅形象。完善新华社信息中心辽宁中心“云游辽宁”旅游推广平台,与中国旅游报融媒体、新浪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拥抱自然 畅游辽宁”四季旅游品牌主题宣传营销。联合沈阳、大连、营口等市共同举办辽宁四季旅游启动仪式系列活动,以各市四季旅游节会为载体举办线上线下文化和旅游活动1000余场。深耕国内重点客源市场,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吉林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先后派出8批次营销团队到京、沪、冀、吉、粤、苏、川、陕等省市推广,举办“嬉冰雪 泡温泉 到辽宁 过大年”2020辽宁冬季旅游推介和旅游产业项目招商系列活动,14个市的旅游品牌参加展销。以沈阳、大连为目的地,面向日俄韩等国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云推介活动3场。组织沈阳经济区推出“五城异彩”文旅特色活动100余项。完成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口接待任务。 

  二、下一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持续打造文旅品牌,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落实《关于丰富活跃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指导意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省内和国内旅游,规范出境旅游,开拓入境旅游。推动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抓好引进战略投资和大项目。推动盛京皇城、五女山景区创建5A级景区。对接国家冰雪旅游促进计划,推出并争创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深化辽西旅游大环线建设,依托《辽西旅游大环线规划》,围绕六条区域性主题线路,提升沿线景区、景点、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旅游服务质量,服务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提质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指导沈阳、本溪、锦州、营口、丹东等地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组织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辽宁文化和旅游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规范引领文化和旅游行业健康发展。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效益。落实国家城市旅游服务中心规范,开展旅游服务中心(点)试点建设。发挥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作用,推动建设全省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文旅项目科技含量 

  坚持“文化进科技”和“科技进文化”两条主线,大力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一是培育发展一批省级示范基地,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二是涵养文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开展系列文化和科技融合培训会,强化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理念,提升文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三是推进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探索“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机制,为推动辽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三)创新夜经济模式,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提升夜经济突出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精神生活特点和消费需求,打造动静结合的夜生活。挖掘冰雪经济中覆盖的温泉疗养、乡村体验等文化、旅游及经济价值。充分展现辽宁温情与温度,推动消费方便透明、服务满意贴心、游客流连忘返的商旅文协同发展。突出辽宁文化特色,以步行街、夜经济、冰雪旅游等为文旅载体,加强步行街改造升级,用城市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给步行街赋能,形成步行街“文化+”的大发展格局。 

  (四)加强监督监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一是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营商环境。认真做好文化和旅游领域“打造辽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金点子征集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事”的组织参选工作,积极参加岗位服务竞赛、岗位技能提升活动。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有关工作落实。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推动“互联网+监管”工作,贯彻实施《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落实在线旅游市场网络监管制度。加强文化市场内容监管,严防有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违法违规内容执法。探索全省执法办案结果同“黑名单”管理制度相衔接,加强联合惩戒。三是提升市场监管质量。完善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实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行业标准。规范旅游业务交易合同行为。加强文化市场形势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专项保障行动。 

  (五)丰富宣传推广手段,强化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 

  深化辽宁四季旅游品牌培育推广和“心灵四季美丽中国”主题推广活动。加强旅游公益宣传,倡导新时代文明旅游生活方式。积极融入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精品培育工程。改进中央电视台辽宁四季旅游品牌推广内容,扩展北京公共交通枢纽场所广告载体和媒体宣传,持续塑造辽宁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征集+体验+活动”互动、线上线下相促,开展全媒体宣传营销活动。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辽宁四季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辽宁“四季宜游”品牌和产品升级。做好对外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发挥资源比较优势,集合辽宁文化和旅游外宣产品、活动品牌,务实完善交流机制及平台,深耕日韩俄蒙,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组织开展线上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通过合作媒体的海外频道、多语种海外网、海外媒体和多语种APP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等遍布全球直达用户的海外传播渠道,开展辽宁省文化和旅游推介。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