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提案》(第0170号建议)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1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办公室

 

  九三学社省委: 

  您提出的《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红色旅游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主题旅游形式,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途径。从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外事接待到爱国主义教育,再到如今彰显文化自信、助力旅游脱贫、服务大国外交等,其功能快速拓展,价值不断丰富并有序叠加。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打造,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景观的建设与修缮,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红色旅游演艺的制作等多方面加大投入。 

  一、我省红色旅游总体情况 

  辽宁在人类文明演进和近现代中华民族探索和推动民族救亡、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积累形成了弥足珍贵、价值巨大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1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项,文化遗产承载的民族文化和智慧,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些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形成了现已记录在册的1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1处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地、6处国家地质公园、29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400余家A级景区、4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6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既是辽宁现有文化旅游品牌,也是新时代辽宁精神传承传播的宝贵财富。 

  二、省文旅厅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详细梳理红色文物现状,在做好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辽宁不仅是历史文化大省,也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和近两年以来省文物部门对革命文物的调查统计,2018年末我省上报国家文物局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82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6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544处。825处革命文物在各市的分布情况是:沈阳市29处,大连市75处,鞍山市71处,抚顺市59处,本溪市178处,丹东市211处,锦州市32处,营口市9处,阜新市21处,辽阳市29处,铁岭市32处,朝阳市29处,盘锦市20处,葫芦岛市30处。 

  二是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立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雷锋精神等历史遗存,规划开发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旅游线路,形成市场化的红色旅游产品。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特色突出,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开发潜力。经过多年的工作,我省的红色旅游景点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省最具代表性的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中的绝大多数都建立了纪念馆、纪念园林、博览园、纪念碑及主题雕塑等供人们参观游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设施。 

  经过深入调研,省文旅厅规划设计了“不忘初心之旅”——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早期活动线路、“雷锋辽宁足迹之旅”——致敬时代楷模弘扬雷锋精神线路、“弘扬抗战精神之旅”——辽宁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线路、“致敬最可爱的人之旅”——抗美援朝战争线路、“新中国工业摇篮之旅”——辽宁工业遗产线路等一批具备市场化运作前景的红色旅游线路。 

  三是加强红色文物保护。2017年,省委宣传部出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辽宣发〔2017〕59号)明确要求,有效保护文物资源。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按照国家文物局《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对革命文物分类的规定,我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包括: 

  (一)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我省主要有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旧址、抗联第一陆军西征会议遗址、辽南重要军事会议旧址、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机关旧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旧址等等共100余处。 

  (二)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我省主要有关向应故居、黄显声故居、李兆麟故居、陈云旧居、徐海东居所、聂耳慰问义勇军旧址、银冈书院——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赵尚志烈士陵园、朱瑞将军牺牲地、李明烈士牺牲地等等共50余处。 

  (三)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主要有石门子战场遗址、北大营营房遗址、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谢家崴子阻击战遗址、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配水池战斗遗址、鸭绿江断桥、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等等共260余处。 

  (四)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者墓地。主要有旅顺万忠墓、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辽沈战役梁士英舍身炸地堡旧址、宋铁岩墓、谢荣策烈士墓、陈德生烈士墓、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苏军烈士陵园等等共300处左右。 

  (五)近代以来兴建的涉及旧民族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筑。主要有和尚帽子抗联石刻、宋铁岩烈士纪念碑、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凤凰山解放纪念塔、中苏友谊塔、苏军烈士纪念塔、东北解放纪念碑、中山广场毛泽东塑像群雕等等共100余处。 

  四是扩大宣传力度。组织省内媒体大力宣传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和“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平台,策划制作H5、Vlog、短视频、微电影等轻量化、易传播的内容精品,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辽宁抗战故事。在东北新闻网主页开设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网上展馆,对实体展出的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五是发挥教育功能。我们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等为契机,依托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纪念庆典仪式,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载体,通过故事汇、诗歌朗诵、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六是提高红色旅游内容营销水平。发展红色旅游要有整合营销的新谋略,需要以精准的战略谋划,准确进行市场定位,要从世界革命中寻找中国革命的位置,从中国革命中寻找辽宁革命的位置,对红色旅游产品实施超越边界、超越民族的定位,重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产品整体内涵架构,完善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的不同层面,要运用整合营销与这一战略相匹配: 

  (一)内容营销的时尚化。红色旅游的内涵表达,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包括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引入科技与时尚元素提升档次。借鉴环球影城等电影主题公园的表现方式,打造与时俱进的“红色”旅游产品。利用高科技手段还原历史面貌,讲述历史故事,创造浸入式体验,增强与游客的互动。学习上海红色旅游项目的先进经验,运用密室逃脱、闯关游戏、角色设定等新颖形式,变游客被动参观为主动参与。此外,还要增加产品附加值,创造消费便利,建设和完善景区的高科技、智慧化的标识及导引系统等。 

  (二)渠道战略的多样化。红色旅游渠道策略要与“互联网+”结合。目前红色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的品牌营销渠道还不够完善,互联网营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此,无论是分销还是促销策略都应与互联网进行整合,通过鲜明的IP打造达到高效的传播效果。红色旅游产品在善于利用省外、国外旅行社与中间商销售的同时,省内旅行社与中间商也要善于走出去,参与主办国内、国际交流活动,举办推介会、说明会等,甚至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进行营销。 

  (三)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建立与全球接轨的标准化。《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专门提出红色旅游标准化建设,把它放在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安全、文明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等标准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立足标准化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应该涉及红色旅游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此同时,要建立起一支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旅游服务业法规体系以及旅游标准体系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规划引领。由于近年来我省财政困难,严控新增项目预算,导致了红色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建设管理缺乏依据,制约了红色旅游发展步伐。 

  二是管理权限不够明晰。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多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在工作中难以厘清公益事业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三是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绝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以及文创产品开发单位受体制约束无法开展正产经营活动,导致我省大量优秀红色旅游资源无法形成产品和服务,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红色旅游产业属于新生事物,一些干部群众对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认识还不足,对这项活动的具体内容了解还不够,因此,必须加大对这项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旅游,支持红色旅游,参与红色旅游。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做好红色资源保护。 

  一是统筹力量,形成红色旅游发展合力。 

  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把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作为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来抓。要主动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跳出“红色”发展“红色”,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把红色旅游产品纳入区域性旅游发展大格局中,推进与绿色、古色、特色的有机组合,形成综合性、复合型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要积极应对区域竞合时代的新挑战,坚决不搞画地为牢、单打独斗,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行“红红”联手,主动纳入到更大范围、更为成熟、更有影响的旅游线路当中,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品牌打出去,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赢,做强热点、辐射温点、带动冷点。要发挥红色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功能,提高产业效益。特别是要把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农副土特产品供应基地,作为一项兴旅富民的重点工程来抓,努力形成一业兴、众业旺的生动局面。 

  二是规划引领,保障红色旅游持续发展。 

  抓紧编制我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力争将《辽宁省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通过规划来科学定位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推动深度开发;要突出我省抗联、雷锋精神、辽沈战役、大梨树村等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红色旅游资源,抓住我省两批共12个项目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机遇,高起点创意、宽视野策划、大手笔设计,集中力量建设若干发展前景好、竞争优势强、带动作用大的红色旅游龙头项目,真正做到干一件、是一件、成一件。对这些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省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调度推动,力争早日建设成为叫得响、打得出去的大品牌、大卖点。坚持改革创新红色旅游经营和管理体制,广开民营资本投资开发红色旅游的渠道。加大项目和资本对接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让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让大企业好企业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上当主力、唱主角。统筹争取好、使用好各方面资金,加快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住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体系,尽快形成旅游生产力。改变重硬件、轻服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以文明景区创建和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加大红色旅游环境集中整治和市场秩序规范力度,加大旅游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我省红色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和档次。 

  三是文化赋能,激发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内涵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不仅包含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抵御外辱、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而且包含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红色文化也蕴含和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是国人先进风尚的一块精神高地。作为文化旅游产品的红色旅游,要讲好红色故事,要透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加深对革命文化历史的了解,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重视红色旅游的内容生产环节,加大对红色旅游文化精品的开发力度,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政策支持,促进红色旅游提质增效。 

  (一)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全面系统、协调配套的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如宣传部门制定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方案。发展改革部门编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台鼓励旅行社开展红色旅游经营活动的具体规定和奖励措施,制定全省红色旅游人才培训计划。交通部门制定出台红色旅游交通(民航、铁路、公路)建设规划、运输方案。文物部门组织编制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国土、税务、金融等部门制定出台红色旅游土地、纳税、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市应组织编制规划,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红色旅游发展。通过各方面各层次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相协调,党委、政府综合政策和部门专项政策相配套的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体系。 

  (二)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根据旅游业的共性和红色旅游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红色旅游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标准,对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以标准化为手段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 

  (三)纳入宏观政策。将有关红色旅游发展政策统筹纳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的总体政策体系,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廉政建设基地政策结合,以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发展红色旅游进行统筹保障。 

  五是加强宣推,扩大红色旅游品牌影响。 

  (一)做好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灯箱等多种宣传手段,通过张贴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扩大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各地也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红色旅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把红色旅游品牌叫响,做到家喻户晓。 

  (二)做好新闻宣传。各主流媒体要深入宣传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措施,积极介绍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景区景点和有关知识,及时推广各地开展红色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要搞好舆论监督,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对发展我省红色旅游的建议和呼声。 

  (三)做好网络宣传。依托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等全国重点网站,要将介绍辽宁红色旅游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影视片等充实到网页上,积极开展网上谈活动,构建网上宣传教育新平台。同时充分发掘社会力量,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 

  (四)做好文艺宣传。协调广播影视、文艺出版等部门,抓住迎接党的二十大、建军节、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活动的有利契机,适时推出一批群众喜爱的“红色经典”影视、戏剧、图书和文艺节目。 

  六是立足当下,进一步做好现有工作。 

  红色经典景区建设工作,在A级景区评定工作中对红色景区给予重点关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生产经营领域,鼓励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市场化运作,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支持力度,在辽宁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工作中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支持。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统筹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全面展现红色资源风貌,提高省内红色资源的知晓度、美誉度和社会关注度。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建立红色资源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驻地部队等共建共享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瞻仰和参观学习,开展缅怀祭扫、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