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文旅企业复苏和发展 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建议》(第1005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厅办公室

王国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文旅企业复苏和发展 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我省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大力加快文旅行业复苏,不仅是文化和旅游自身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推进东北亚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锚定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此,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优化规划体系,有序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一)完善规划体系。为全面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以及《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辽宁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文化强省,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了《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辽宁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包括《辽宁省“十四五”艺术发展规划》《辽宁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辽宁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辽宁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等。《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引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设计了9个专栏68项重点工程项目作为实施的主要抓手。

  (二)建立项目化落实机制。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制定了《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表、路线图,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其中的原则性要求、战略性任务,转化为有针对性、可落地的具体项目和务实举措,确定了10条67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项目内容建设及措施分别按照2022年-2025年逐年分解目标任务,并按照内容对应职能设置了责任处室和分管领导,按照处室职能推进项目,确保各项任务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三)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将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与落实《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辽宁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相结合,加强与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等省直部门的联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重要项目写进相关部门规划,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加快文旅产业复苏

  (一)组织召开全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指示要求,加快推进辽宁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省召开了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郝鹏书记、乐成省长在大会上的讲话为我省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会上还发布了《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就实现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提出了具体举措,充分发挥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依托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带动作用,把文旅产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建设旅游强省。

  (二)细化任务分工不断推进文旅产业。《方案》的推进措施包括五个“进一步”举措,24项具体行动:一是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含升级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国最北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带等4项行动;二是进一步强化文旅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含深化国有文旅企业改革创新、支持民营文旅企业发展壮大、用心培育“专精特新”文旅企业3项行动;三是进一步健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含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工业+文旅”融合发展等7项行动;四是进一步提高文旅品牌美誉度,含擦亮辽宁全季旅游品牌、塑造“辽礼”文创品牌等5项行动;五是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含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客群、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等5项行动。通过出台《方案》,全省文旅系统目标清晰且艰巨,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同步拉动全社会的投资与消费信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估量。

  (三)成立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为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专门组成了由刘慧晏部长和郭彩云副省长任组长,政府副秘书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等省(中)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成立领导小组使全省形成合力,各部门统筹谋划全省旅游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旅游产业规划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旅游产业创新,指导培育新业态,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加强扶持力度,持续推动文旅消费热度

  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三年行动”的任务,谋划刺激文旅消费活力的超常规途径和办法。一是积极开展“三争取”。向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争取8个项目支持,申报请领各项经费总计51340.58万元,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二是出台新举措。研究制定了《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5个方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同时推出系列政策。与省财政厅联合修订旅游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三是加强投资项目策划。紧紧围绕国家、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结合“多极一圈两带两区”的旅游强省新格局,提前启动谋划重点项目包装策划储备工作,重点策划一批支撑性、引领性和示范性项目,积极推动新项目开工建设,为文旅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四是加强活动策划。组织召开辽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和全省文旅产业年中工作推进会,现场指导沈阳举办棋盘山冰雪节、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四季游”启动仪式等活动,沈阳、大连、锦州等市举办分别文旅产业发展大会,辽阳举办第二届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季,全省各类文旅活动全面推进。五是打造旅游品牌。新增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条线路入选“瑞雪红梅 欢喜过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线路入选“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新宾县案例入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六是加强宣传引导。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聚焦新媒体矩阵传播,政策措施与宣传引导同步展开、全网推送,召开4场新闻发布会,全网浏览超1亿人次。在海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举办辽宁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

  四、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文旅产品知名度

  为推进全省文旅宣传力度,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深化“乐游辽宁”品牌内涵培育和载体建设。重点打造辽宁“八乐”,乐在乡村民俗、乐在特色美食、乐在戏水滑雪、乐在主题购物、乐在避暑休闲、乐在主题公园、乐在特色景观、乐在东北基因,全面提升“乐游辽宁”的载体、特色和内涵。二是强化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的形象宣传。充分发挥央视等主流新闻媒体作用,整合国内外、省内外重点城市和主要客源市场媒体资源,大力推介辽宁旅游产品。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通讯、户外广告等新兴媒体,大力弘扬“乐游辽宁,不虚此行”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增加机场、火车站的旅游广告投放,不断提升辽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使辽宁旅游叫响全国,走向世界。三是整合全省营销资源,构建辽宁旅游营销网络。整合政府、企业、协会等多方资源,构建省市县(区)联合、政企联动、区域一体化的全方位、立体式旅游市场拓展体系,推行广告等营销资源的集体采购和集中投放,共同搭建展会、大篷车、客源城市宣传周等营销平台。四是深入开展“引客入辽”工程。落实《辽宁省旅行社引客入辽扶持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引客入辽”取得突出业绩的旅行社,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积极引进境内外实力雄厚、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到辽宁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旅行社等企业与铁路、民航、海运等单位合作,开通系列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旅游客轮。五是制定专项营销方案实施精准营销。与自驾车俱乐部、老龄委、教育系统等合作,针对自驾车、银发族、养生养老、研学旅游等市场开展专项营销。与驴友俱乐部、户外运动俱乐部和专业杂志媒体等合作,突破青少年、户外运动、野外探险等专项市场。针对养生养老市场,进行温泉疗养、品尝药膳、书法绘画等旅游产品营销。六是夯实营销推广内容基础。做好“五个一”基础工作:一张全面的旅游地图、一本详实的旅游手册、一部好看的旅游宣传片、一本精美的宣传画册、一本细致的精品线路指南,提供准确无误、信息完整、唯美悦目的营销基础材料。七是创新营销推广渠道。在京津冀、长三角、大东北等地区的重点客源城市,建立客源地营销中心;组织开展大型节事赛事和高峰论坛等活动;增加或开通至重要客源地的旅游专列、包机及航班航线;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应用、旅游OTA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受众广、成本低的新媒体营销。

  五、重视节庆引领,提高文旅知名品牌

  围绕节假日举办一系列独具地域特色的活动项目,形成旅游消费热点,挖掘本省和东北近程客源。一是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吸引物,挖掘品牌内涵,弘扬品牌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广我省著名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国家级景区和度假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的品牌效应。打造“老建筑、老胡同、老字号、老故事”“一宫三陵”“北方新生活”“一线串珠”“中国最北海岸线”“美丽鸭绿江”等区域特色旅游地标形象。二是重点打造“滨海大道”自驾旅游线路,“探访辽河”文化体验旅游线路,“不忘国耻英勇抗战”“辽沈枪声解放号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兴边富民辽吉风光”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辽西故道”跨区域遗产旅游线路等精品线路品牌。三是创新推出“春季赏花观鸟”“夏季消夏避暑”“秋季枫红赏秋”“冬季冰雪温泉”四季旅游线路。结合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创新有重大影响力的节庆,以节聚流、以节促建,促进节庆品牌热起来、活起来,培育壮大我省旅游节庆品牌。持续打造沈阳国际冰雪旅游节、大连国际樱花节、鞍山千山梨花节、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本溪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锦州古玩节、营口海滨温泉旅游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暨母爱文化节、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辽阳冰雪节、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朝阳化石节等旅游节庆品牌。

  六、发挥集群效应,壮大文旅产业优势

  依托重点区域和城市群,构建沈阳、大连文化和旅游发展极,形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化旅游一体化、滨海文化旅游带、辽东生态和鸭绿江边境文化旅游带、辽西文化旅游大环线,推动沈阳、大连、辽东地区文化和旅游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契合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发挥沈阳和辽阳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基础性优势,积极创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服务沈阳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战略。发挥沈阳发展极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文化和旅游推广体系一体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一体化,打造以沈阳为核心,以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特色资源为支撑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建设滨海文化旅游带。以大连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切入点,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和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知名海岛避暑旅游度假区,建设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进世界级消费城市建设,加快打造“浪漫海湾名城”。融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以大连为龙头,发挥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六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避暑旅居、滨海休闲、海岛度假、沿海湿地系列旅游产品,丰富海洋服务业态。深入推进辽宁滨海文化旅游开发开放,释放陆海联运效能,扩大文旅市场腹地范围,文化和旅游集散功能广泛覆盖“环渤海”、东北亚地区。三是提升辽东生态和鸭绿江边境文化旅游带。深度融入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战略,以丹东、本溪为核心区,发挥丹东边境旅游集散地辐射作用,依托辽东绿色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绿色产业优势,发展文旅融合的大生态旅游。创建本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先行区,积极推动丹东创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大力发展“红色游”“冰雪游”“沿边游”“民俗游”“温泉游”“枫叶游”“美食游”和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等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国际化宣传推广体系,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四是开发辽西文化旅游大环线。依托辽西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支持阜新、朝阳、葫芦岛等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辽西历史文化优势,开发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业态产品,打造辽西文化走廊,创建辽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辽西文化旅游大环线开发建设,打响文化和旅游品牌,助力建设北方现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辽宁旅游强省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