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做大做强“辽派舞台剧”文化品牌提升 辽宁振兴软实力的建议》(第1356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厅办公室

栾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辽派舞台剧’文化品牌提升 辽宁振兴软实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建立做大做强“辽派舞台剧”文化品牌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和艺术资源统筹,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组织化程度。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以精品奉献人民。

  (一)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和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院团改革。截止目前,沈阳、大连、铁岭、朝阳、盘锦5个市出台了深化院团改革实施方案,其他市计划年底前出台。沈阳市和大连市加大对院团扶持,制定了配套的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政策文件。朝阳市新成立4家院团(1个市级3个县级)。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数量由32家增加到现在的37家。深化改革为院团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为做大做强“辽派舞台剧”文化品牌打下了基础。

  (二)为院团搭建更多展示平台

  1.每年举办全省性重大演出活动。2020年9月,举办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31台剧目参演。2020年12月,举办“辽宁省优秀主题作品展演”,演出6台剧目。2021年举办“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沈阳和锦州两地演出34部作品。2022年举办“辽宁省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演出34部作品。2023年9月将举办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

  2.积极推荐参加全国艺术活动。歌剧《苍原》、话剧《干字碑》《无风地带》《孟泰》、芭蕾舞剧《八女投江》5部大型作品和杂技《炫彩车技》、拉场戏《送兔》2部小型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芭蕾舞剧《铁人》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话剧《干字碑》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高奖—最佳剧目奖和最佳编剧奖。

  (三)打造辽宁艺术活动品牌

  办好重大艺术活动,为优秀作品展示、交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优秀艺术作品在促进艺术繁荣、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用好现有文艺传播数字化平台,推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整合发展。继续办好三年一届的辽宁省艺术节,集中展示我省艺术创作新成果,推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进一步扩大辽宁省艺术节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精心打造节日演出等辐射全省的辽宁艺术活动品牌。坚持“创排一批、打磨一批、筹备一批”创作舞台艺术作品,全力冲击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重要奖项,实现辽宁舞台艺术事业从“高原”到“高峰”的新跨越。

  二、关于学习、借鉴本地及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完善文艺人才培养管理使用体制机制,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骨干人才,满足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实现以创作培养人才、用人才推动创作的良性发展。

  1.重点加强各类舞台艺术主创人员、表演人员、管理人员等培养,凝聚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推荐参加全国艺术活动,激励人才。包括戏曲音像工程、艺术赛事、演出活动等。“十四五”期间,努力培养150名艺术创作、表演、管理、评论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2.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2023年设立首届戏曲名家工作室5个,一届三年,计划每两年评选一届,每个工作室每年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发挥戏曲名家传帮带作用,培养人才,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3.鼓励、扶持全省艺术人才参加专业培训,推选专业人员参加进修学习,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修养。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示平台,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一是举办艺术人才培训班,培养人才。策划举办全省艺术管理干部培训班(委托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实施)、全省青年编剧骨干培训班(委托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实施)、辽宁省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训班(委托大连艺术学院实施)等,计划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持续培养人才。二是举办艺术大赛,展示人才。2021年举办青年声乐比赛,2023年举办舞蹈大赛,计划每年举办一、两项艺术大赛。

  三、关于加强研究,深入挖掘“辽派舞台剧”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艺术特色、品牌价值,彰显品牌优势

  1.建立健全文艺评论工作体系。建立文艺评论工作协调机制,协同引导推动评论工作。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和理论研究,提高艺术科研水平,大力推进艺术发展战略、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2.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倡导批评精神,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重视评论理论成果的传播普及和应用转化,结合重大艺术活动开展艺术研讨和作品评论活动,注重发挥其在艺术创作指导和艺术作品打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完善和改进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奖。制定《辽宁文华奖章程》,明确全省艺术评奖办法,充分发挥其引导艺术创作方向、激发艺术创作热情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层面引领全省艺术创作。

  4.实施艺术工程提升创作质量。2022年实施“辽宁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确定40部重点选题作品,厅里组织专家从剧本开始全程指导。2023年印发2023—2025年辽宁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选题目录,确定24部重点选题作品,提升整体创作质量。

  四、关于充分打造和利用传统的展演平台、多媒体平台和现代传媒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辽派舞台剧”培根铸魂的作用,不断增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鼓励和引导我省文化部门和单位打造和利用传统的展演平台、多媒体平台和现代传媒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辽派舞台剧”培根铸魂的作用,不断增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用好现有文艺传播数字化平台,推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整合发展,通过“名家、名剧、名演员”,打造既体现辽宁元素、地方特色,又备受关注和大众美誉的舞台艺术精品,同时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可供演艺、分享的加工素材和作品资源。创排话剧《天·粮》、歌剧《邓世昌》、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七夕》、音乐剧《绿水青山》;深度打磨芭蕾舞蹈组诗《榜样》《花木兰》、话剧《天算》、儿童剧《听说过,没见过》、交响音诗《倾听辽河》、民族音乐会《春满辽河》;以弘扬主旋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筹备话剧《牡丹花开》、舞剧《冰雪(暂定名)》等作品。

  五、关于将“辽派舞台剧”进一步融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中,将文化品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载体的作用,大力扶持展示辽宁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旅游演艺项目,打造有示范价值的旅游演艺品牌。2022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实施辽宁省旅游演艺扶持项目的通知》(辽文旅办发〔2022〕110号),沈阳市音舞诗画《沈阳印记》、大连市话剧《老酒馆》、营口市音舞诗画《梦回故园情》、阜蒙县歌舞晚会《圣水亲·蒙乡情》四个景区常态化和驻场演出项目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给予300万元资金扶持。2023年下发《关于报送2023年辽宁省旅游演艺项目的函》,继续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3—5家文旅演艺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以后逐年开展,建立长效机制,打造一批旅游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旅游业发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