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12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办公室

 

  英焕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给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打造我省乡村旅游新名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向国家推荐申报我省优秀旅游乡村,有30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同时启动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和乡村旅游民宿名录库建设工作,首批入库6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540个乡村旅游民宿。 

  二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省财政部门,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单位争取到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拨付到位,首批9个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同时,积极协调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乡村旅游交通道路设施和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 

  三是注重乡村旅游人才培养。2批共30名乡村旅游优秀人才获评国家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7个项目入选国家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重点项目。 

  四是完善中长期规划。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强化规划引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我省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规划。 

  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建设,以引导和培育休闲农业知名企业为重点,多措并举,拉动消费,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得到健康有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地区利用乡村环境治理、产业强镇等相关扶持政策,对一些企业、村(镇)乡村休闲旅游基础和辅助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沈阳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出台了对休闲农业企业和村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对乡村休闲旅游重点村,连续三年利用财政资金对基础和辅助设施进行了改造;对发展好的观光采摘园,给予一定财政资金奖励,引导和鼓励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争创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目前已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3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17个;2019年我们推荐本溪县小小羊汤荣获全国乡村美食大赛热菜组金奖;2020年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9〕27号)要求,认定首批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3个,特色村45个。通过以上措施,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目前已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3条;印制了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荟萃画册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合订本;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节庆活动(赏花节、观鸟节、美食节、采摘节、扑鱼节、冰雪节、丰收节)等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提高了地区和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众的认知度 

  下一步工作目标: 

  到2022年,实现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富农惠农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一是优化乡村旅游区域整体布局。旅游产品和市场相对成熟的区域、交通干线和A级景区周边的地区深化开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围绕沈阳市、大连市两个副省级城市,重点推进核心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度假带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辽西北地区围绕脱贫攻坚,重点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古村古镇、民族村寨、文化村镇,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农业、林业、避暑、冰雪等优势,重点推进避暑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等,探索开展乡村旅游边境跨境交流,打造乡村旅游新高地。 

  二是促进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加强省内、外旅游协作,促进旅游者和市场要素流动,形成互为客源、互为市场、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乡村旅游产品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乡村旅游的支持,促进城乡间人员往来、信息沟通、资本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相邻地区要打破行政壁垒,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三是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省、市、县(区)各级政府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在规划中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开展全省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和发展状况调查,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制定符合各地实际,强化乡土风情、乡居风貌和文化传承,尊重村民发展意愿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有关要求,确保规划衔接与落地实施。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并实行特殊保护。独立编制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有关要求。 

  四是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观,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开通一批旅游城市与游客相对聚集乡村旅游区间乡村旅游公交专线、乡村旅游直通车,方便城市居民和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加快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引导自驾车房车营地、交通驿站建设向特色村镇、风景廊道等重要节点延伸布点,定期发布乡村旅游自驾游精品线路产品。加强乡村旅游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 

  五是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引进推广厕所先进技术。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厕所建设、改造和设计,注重与周边和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尽量体现我省文化特色,配套设施始终坚持卫生实用,反对搞形式主义、奢华浪费。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游客、群众文明如厕教育。建立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强化解说、信息咨询、安全救援等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商品购物、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便利化。启动乡村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上预订、支付、交流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 

  六是突出乡村旅游文化特色。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文物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文物保护区域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发挥文物资源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支持农村地区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优秀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一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鼓励乡村与专业艺术院团合作,打造特色鲜明、体现地方人文的文化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在乡村地区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 

  七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对接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科普、文化体验等多样化需求,促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加快开发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公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结合乡村山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域资源、地热冰雪资源等,发展森林观光、山地度假、水域休闲、冰雪娱乐、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和中医药相结合,开发康养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民宿、养老等项目。依托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民宿,在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上实现提升,完善行业标准、提高服务水平、探索精准营销,避免盲目跟风和低端复制,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促进乡村民宿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 

  八是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制定完善乡村旅游各领域、各环节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经营者、管理者、当地居民等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当地居民旅游观念和服务意识,提升文明习惯、掌握经营管理技巧。鼓励先进文化、科技手段在乡村旅游产品体验和服务、管理中的运用,增加乡村旅游发展的知识含量。大力开展专业志愿者支援乡村行动,鼓励专业人士参与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旅游策划等活动。探索运用连锁式、托管式、共享式、会员制、分时制、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旅游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九是培育构建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各市要整合乡村旅游优质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积极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开展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精品村、精品单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发展集群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乡村旅游点申报创建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等品牌。 

  十是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和中介服务,各市要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拓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依托省内外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资源,利用旅游推介会、博览会、节事活动等平台,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支持电商平台开设乡村旅游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和产品销售等。 

  十一是探索推广发展模式。支持旅行社利用客源优势,最大限度宣传推介旅游资源并组织游客前来旅游,并通过联合营销等方式共同开发市场的“旅行社带村”模式。积极推进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乡村与景区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景区带村”模式。大力支持懂经营、善管理的本地及返乡能人投资旅游,以吸纳就业、带动创业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人带户”模式。不断壮大企业主导乡村旅游经营,吸纳当地村民参与经营或管理的“公司+农户”模式。引导规范专业化服务与规模化经营相结合的“合作社+农户”模式。各市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推广多方参与、机制完善、互利共赢的新模式新做法,建立定性定量分析的工作台账,总结推广旅游扶贫工作。 

  十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重点,做好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好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提高农民参与性和获得感。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途径,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利用资金、技术、土地、林地、房屋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等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企业等获得收益,鼓励企业实行保底分红。支持在贫困地区实施一批以乡村民宿改造提升为重点的旅游扶贫项目,引导贫困群众对闲置农房升级改造,指导各地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带贫减贫机制,增加贫困群众收益。支持当地村民和回乡人员创业,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鼓励乡村旅游企业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 

  十三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各级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乡村旅游重点村道路、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按规定统筹的相关涉农资金可以用于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十四是加强用地保障。各市应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规定,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流转等方式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统一保护开发利用。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建设乡村旅游接待和活动场所。支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再利用、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乡村旅游。 

  十五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扶持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发展。依法合规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推进集体林权抵押贷款、旅游门票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扩大乡村旅游融资规模,鼓励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实现融资。鼓励保险业向乡村旅游延伸,引导保险企业开发一批支持乡村旅游的保险产品。 

  十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部委人才培养平台,积极为我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争取培训名额。将乡村旅游纳入各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县、乡镇党政领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培训。省、市两级人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扶贫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纳入培训计划,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组织引导大学生、文化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改善乡村旅游人才结构。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