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在主要文旅景点搭建市民志愿者快速参与平台,促群众共筑辽宁营商新氛围建议》(第1530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合作与交流处

吴春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主要文旅景点搭建市民志愿者快速参与平台,促群众共筑辽宁营商新氛围的建议》收悉。结合我省正在推进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的高度认同与工作衔接

  您的建议与我省当前推进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高度契合。2025年我省启动《辽宁省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文化志愿服务平台工作方案》,核心目标是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的志愿服务新格局,通过组建省级文化志愿服务协会、开发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三级志愿服务队伍(省、市、县),将志愿服务延伸至文旅景区、社区基层等场景。这一工作与您提出的“搭建市民志愿者快速参与平台”“提升全民主人翁意识”等建议形成政策呼应,共同致力于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推动文化传播、旅游服务与营商环境协同发展。

  二、基于新方案的工作推进与已有基础

  根据新方案,我省正加快组建辽宁省文化志愿服务协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吸纳文化馆、图书馆、高校等机构及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总队—分队—基层服务点”三级架构。协会将统筹全省文旅志愿服务资源,重点在景区设立志愿服务分队,直接对接游客服务需求。同时,开发文化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平台,实现志愿者“一键注册”“活动智能匹配”“服务时长跨景区累计”等功能,预计2025年7月正式上线,首期注册志愿者目标4万人,年内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活动超500场。

  依托公共文化场馆志愿者队伍(如博物馆讲解员、非遗传承人),我省已在沈阳故宫、大连星海广场等景区试点“文化志愿者+旅游服务”模式。文化传播场景方面,组织非遗传承人在景区开展现场展演,志愿者年均提供讲解服务超2000场次;旅游服务场景方面,联合高校志愿者在节假日提供多语种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

  三、降低门槛与精准匹配并行

  平台首期基础功能研发周期2个月,采取开发微信小程序模式进行,平台内容包括个人志愿者注册、组织入驻、志愿活动信息发布与志愿者招募、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务管理,以及相关后台运行、维护、管理等模块。具体包括小程序端和后台管理端。

  小程序端力求简洁明快、操作方便。拟设置“首页”“我的”“签到/签退”三个窗口。其中“首页”中包含“成为志愿者”“组织入驻”“志愿者活动”“分队信息切换”等栏目;“我的”中包含“已报名的活动”“对应的组织”“个人资料”“联系我们”“我的证书”“我的荣誉”等栏目;“签到/签退”中包含“签到”“签退”栏目。每个栏目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细化目录。后台管理端拟设置“后台管理”“志愿者管理”“组织管理”“荣誉配置管理”“招募信息管理”“证书管理”“签到统计”等版块。

  四、结合建议的深化落实举措

  辽宁省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与文化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度践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通过在全省募集并组织各项主题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转化为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长效机制。同时,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1月20日辽宁考察时“以文化人暖民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文化志愿服务为纽带,深化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自信,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文化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将有效破解当前全省思想文化机构人力资源短缺难题,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模式,吸引高校师生、文艺工作者、退休人员等群体加入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经济带动方面,将整合文体旅资源,推出各类特色项目,激活城乡文化经济潜力;同时,通过文化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消费促进相结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可创造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助力辽宁文旅产业融合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与平台将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开展艺术培训、图书漂流、社区文艺汇演等普惠性服务,年均预计覆盖群众超百万人次。通过“订单式”“点单式”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切实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志愿者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将促进社区和谐,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预计每年可收获群众表扬信、锦旗等反馈超千件,成为政府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全省戏曲、非遗、民俗等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数字化服务矩阵,推动文化传播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500场,有效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您的建议为我省文旅志愿服务与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我们将以文化志愿服务协会和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景区志愿服务”成为辽宁文旅的新名片,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成为营商环境的参与者、传播者。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