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持续推进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294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发展处

纪利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旅产业是服务业的核心业态,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引领作用,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辽宁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对辽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特别指出,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焕发新气象,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指明方向。辽宁文化产业有基础、体育有优势、旅游有特色,推进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又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要支撑,更是践行文化使命,彰显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一、深入挖掘文旅产品的高质量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为体育和旅游发展铸魂赋能取得新进展

  深入挖掘辽宁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有力夯实铸魂赋能体育和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一是加强文化精品创作。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杂技剧《先声》等6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小品《不了情》、魔术《光》等多部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人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1人获长江韬奋奖。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菊苑流芳——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辽视春晚收视率再创新高,2024央视春晚分会场演出、中秋晚会成功举办,创造了一年两“晚”在同一城市举办的历史。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辽宁省第十三届全民读书节、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百姓春晚、“梨花初绽”展演、“大河之澜”演出季、“山河与共”文物展等活动,深受群众好评。50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评定为2024年度辽宁省等级文化站,举办戏曲进乡村活动208场。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4万余场,发放电影消费券1200万元。三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立红山文化研究院,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写入新版历史教科书。率先启动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功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城市活动。新增国家等级博物馆16家,抗美援朝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鞍钢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获评全国10个革命文物主题“大思政课”示范项目之一,2个案例入选全国十佳专业组革命文物优质讲解案例。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推出辽宁篇,非遗传播渠道持续拓宽。四是精心做好“十五冬”筹备工作。推进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建设。完善“十五冬”竞赛项目布局方案,以沈阳、抚顺和大连3个赛区为主,同时在沈阳、抚顺、本溪、丹东和辽阳等城市,结合现有冰雪场地、场馆的改造升级情况,设置其他5—6个备训、备赛场地。做强做优冰雪温泉、海洋海岛、红色研学等特色旅游,召开东北三省一区标准化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发布冰雪旅游领域区域地方标准4项。支持各地承办举办品牌赛事,加快“三大球”振兴发展,扎实筹办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质量发展冰雪经济,壮大冰雪装备产业,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

  二、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和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

  依托我省旅游资源禀赋,构建供需互动、四季联动的旅游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旅游发展新业态。一是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连长山群岛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金石滩鲁能温泉获评“中国五星级温泉”,本溪五女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阜新市彰武县德力格尔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获评全国5C级营地。新认定历史文化街区5片,历史建筑110处(138栋),历史文化名镇3个,历史文化名村10个,鞍山市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增辽宁康平卧龙湖、辽宁桓仁五女山等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二是培育旅游消费新场景。新增3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10个省级文体旅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举办“游购乡村”、自驾游辽宁等文旅促消费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旅游大巴车辆全时段差异化收费等系列惠民促消费政策。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同比增长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增长25.9%。三是丰富旅游发展新业态。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县域旅游、工业旅游、海洋旅游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魅力辽东·山海有情”生态旅游线路入选全国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2条线路入选国家“乡村有古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欢乐冰雪·辽宁冬韵”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山海传奇G228环渤海自驾之路”等20条线路入选全国旅游精品线路。“阜新黄家沟温泉滑雪之旅”,成功入选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四是大力发展赛事经济。2024年全省共举办6452场体育赛事及活动,参赛及观赛参与人次约939.98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约53.85亿元。沈阳市和大连市分别承办了中国男足世预赛36和18强赛主场比赛,比赛级别高、规模大、影响力强,购票观众9.6万人,其中省外球迷占比67%,带动各类消费超过5亿元。以辽宁男篮勇夺“三连冠”为契机,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比赛期间,能容纳12000名球迷的辽宁体育馆几乎场场爆满,带动了吃住行玩各行业的消费。据相关数据统计,整个赛季平均每场比赛给沈阳带来经济收益达2000多万元。辽篮主场比赛日,沈阳奥体商圈餐饮业客流较平时增长33.7%,销售额增长30.4%;周边酒店住宿需求旺盛,环比增长15%。做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工作。我省各市因地制宜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打造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自主品牌赛事,2024年共开展“三进”赛事530个,其中进景区赛事208个、进街区赛事182个、进商圈赛事140个,各地创新办赛模式,促进了体育与商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共办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推动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促进交旅深度融合。为落实国家《推进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省交通运输厅全力推进旅游公路项目实施,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一是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印发了《推进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辽宁省旅游公路设计指南》,有力指导我省旅游公路项目建设。二是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全省各地旅游资源,围绕“历史文化、绿色生态、亲水休闲”,谋划打造满韵清乡文旅路、红山文化之路、山海长城旅游路等11个主题旅游公路项目。三是强化“一路一设计、一路一品牌”的理念,逐项形成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11条旅游公路项目名称,明确了路由,总里程2200余公里,并提出了路面主体工程及旅游元素设施总体规模。四是加快项目建设,2025年重点实施沈阳蒲河景观路、营口滨海温泉大道等9项600公里旅游公路建设,目前省计划资金已全部落实,年底力争通车发布6条旅游公路。五是印发了《全省道路运输市场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指导各市重点整治“三站一场”周边“黑车”非法运营,出租车拒载、要高价、绕路,出租车司机违规进站喊客、揽客等违法行为。六是抽调沈阳、抚顺、辽阳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跨区域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周边喊客、私自揽客、强行并客等行为,努力维护客运市场秩序。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推进旅游公路建设,在维护好现有公路路网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路网的服务效能和服务品质。将继续谋划选取文化旅游特色突出、连接重点旅游景区的公路,并对条件成熟的项目及时开展总体设计方案审查,做好项目储备。同时,加强与文化旅游、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对社会各界反映出租汽车行业非法营运线索、问题深挖彻查,规范出租汽车经营行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积极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做好加快推动辽宁旅游经济产业链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重点冰雪场馆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充分把握“十五冬”契机,支持重点冰雪场馆项目建设,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旅发展。一是积极对接协调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支持,推动将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和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纳入支持保障的新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指导沈阳市、抚顺市做好地方专项债申报工作。累计下达省本级建设投资1.14亿元支持柏叶训练基地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场地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快补齐文旅基础设施短板。“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领域中央资金4.67亿元,实施大冰沟景区、铁刹山景区、葫芦古镇旅游景区等16个文旅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开展游客服务、智慧管理、生态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有效提升景区公共服务质量。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动重点冰雪场馆建设,会同行业部门做好文旅领域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国家资金支持,更好推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进一步拓展文旅产品宣传介绍渠道,打造文体旅品牌加快构筑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举办全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专题研讨班,推动干部和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我省文体旅融合发展。组织“兴辽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评选,举荐遴选人才60名,推荐第九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28名、首批国家文化英才人选35名。统筹发展和安全,为3167场次大型活动和840余万名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安保服务。全省文旅市场安全稳定有序,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挥我省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部门协作机制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全方位、多链条、无死角对文艺演出市场实施监管。二是加强宣传推广。推进辽宁日报社、辽宁广播电视台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推进地市级媒体整合融合工作。成功举办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辽宁专场,制作播出《首战之年》专题片,组织编发四季“游辽宁”宝典、《一图游辽宁》等手册,推出《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辽宁四季旅游等宣传片,依托中央电视台、机场、高铁等播放辽宁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广告触达46.8亿人次,覆盖全国约3.8亿人次。开展2024年平壤“欢乐春节”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四海同心 一起过节”、“珍奇辽味”等外宣品牌,原创芭蕾舞剧《晷》等赴俄罗斯演出,“龙城之金”展、“明镜丹青”展分别在美国、韩国展出,全方位展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成果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形象。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实现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