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建议》(第1155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政策法规处

梁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建议》已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推动我省特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结合我厅及有关部门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在很多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我省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赋能文旅领域,全面推动文旅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大连民族大学承担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及辽宁省主题展,创新运用智能交互、图形计算与声学定向传播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有效提升了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先进技术赋能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加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持续加强博物馆建设

  2025年一季度,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552.9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108场,组织各类社会教育活动1833场次。5月16日,举办畅享文化 共话未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省市一体互联互动的方式,集中展示辽宁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各博物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讲座、社教等公益活动329场,为公众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

  (三)培育红色故事讲解员

  5月9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共同主办“胜利号角的回响”辽宁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聚焦革命斗争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红色精神等红色故事,以真挚的情感、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和精湛的讲解技巧,讲述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地方红色资源的独特价值,传递红色故事在新时代的重要时代价值。既诠释了辽宁红色故事讲解员的使命和担当,又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讲解员工作的每一次解说当中。

  (四)着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辽宁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充分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活动,用好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发挥辽宁红色“六地”资源优势,指导各地结合地域特色,制定46条研学精品路线,设计14张研学宣传海报,省教育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全省110个可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免费场馆,使中小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守望丰碑 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深入开展进社区、进校园宣讲活动,在过去两年已走进30余个社区、1000余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基础上,今年继续走进沈阳大学、沈阳海关、牡丹社区、多福社区等多家单位,截至5月中旬,已举办宣讲活动10场,社会效益显著,社会反响良好。

  (五)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推动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为重点,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速复苏,呈现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发展模式逐步丰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的特点。2024年,我省农业经营主体数达11422个,同比增长5.6%,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6718万人次,同比增加25.4%,营业收入实现138亿元,同比增加20%。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9亿元,从业人数35万人,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2.7万元,同比增长4.9%。

  (六)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目前我省已有鞍山钢铁厂、本溪湖煤铁公司等13个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居全国第四),已认定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等27家省级工业遗产。2022年,鞍钢博物馆、辽宁庆阳特种化工有限公司、本溪湖工业遗产博览园等3个项目单位获国家级工业文化专题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称号。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结合梁光代表提出的建议,我厅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致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二是进一步加强博物馆教育功能。组织开展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遴选推介及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展演,拟与省共青团少工委联合主办博物馆小小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系列活动,拟与省总工会联合主办全省博物馆优秀青年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用足博物馆资源,讲述辽宁故事,传播辽宁声音。

  三是进一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省教育厅将指导各地深入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开展专项培训,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推进《守望丰碑 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巡展工作。

  四是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各地因地制宜,依托自身地域特点,分类打造生态型、度假型、体验型旅游产品,发展四季可游的田园观光、农事体验、避暑度假、研学旅行等旅游业态。创建申报6-8个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美丽休闲乡村,推介运营成熟、体验美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不断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进一步推动工业旅游发展。省工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寓教于乐特色文化发展与工业特色产业链相结合,打造地区特色发展链条,做好国家工业遗产推荐申报工作和第四批省级工业遗产申报认定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编制实施《辽西文化走廊发展规划》,打造辽西文化走廊创新旅游区。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