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建议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长效发展的建议》(第1283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发展处

何春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长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长效发展正当其时

  文旅产业是服务业的核心业态,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引领作用,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辽宁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对辽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特别指出,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焕发新气象,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指明方向。辽宁文化产业有基础、体育有优势、旅游有特色,推进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又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要支撑,更是践行文化使命,彰显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一)文旅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

  成功举办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逐项落实《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发展。文体旅、农文旅、文商旅等融合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建设项目数640个,完成投资总额280亿元。“奏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绚丽新篇章”案例入选2024全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冰山慧谷、EX机器人未来科技项目分别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培育文娱旅游新消费增长点,举办“游购乡村”、自驾游辽宁、金秋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文旅促消费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旅游大巴车辆全时段差异化收费等系列惠民促消费政策;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旅消费行动计划,与8家金融机构联动推出文旅企业贷款等各项惠民惠企措施。2024年,全省共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同比增长28.1%,旅游综合收入6325.2亿元,同比增长25.9%。根据大数据测算,今年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192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2%;旅游收入2140.90亿元,同比增长12.55%。

  (二)文旅产品服务迈上新台阶

  沈阳喜获全国“游客满意十佳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十大夜游热门城市”称号。大连市长海县长山群岛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沈阳、大连、营口三市入选“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至7家。阜新市彰武县德力格尔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获评全国5C级营地。大连市金石滩鲁能温泉获评“中国五星级温泉”,我省“中国五星级温泉”增至11家,位居全国第一。东港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和庄河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分别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和发展潜力100强榜单。“欢乐冰雪·辽宁冬韵”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山海传奇G228环渤海自驾之路”等20条线路入选全国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辽宁手礼”品牌,推动“辽宁手礼”旅游商品实体店进景区和度假区。超额完成外卡pos机便利化支付硬件布设工作。盘锦市“打造一体游平台助力景区智能化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三)文体旅融合发展展现新气象

  着力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实现文体旅融合发展。全年全省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场次,吸引观众85.4万人次,收入达5.51亿元。发挥CBA辽篮主场优势,总决赛与演唱会隔空互动、隔街打擂,拉满文体融合激情与热度。全省各地市举办各具特色的马拉松赛事,让赛事“流量”变成消费“增量”。与辽宁交投集团、省知识产权局、省气象局、新东方文旅集团等近十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长效发展的有关举措

  (一)逐步激活文旅产业动能

  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准招商引资,联合省政府驻沪办召开2025辽宁文体旅项目长三角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冰雪温泉、智慧文旅等文体旅融合产业项目110个,现场签约项目10个,意向签约额达78.6亿元。做实省级重点项目,推动沈阳辽代幻乐城综合体、本溪湖工业遗产博览园等17个文旅重大项目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库,总投资额达160余亿元,一季度已开工9个项目,完成投资额2.7亿元。在省委宣传部强力推动下,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等14个单位出台《金融支持辽宁省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对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实施文旅产业促进工程。聚焦“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落地一批产业招商项目,主动“请进来”,以举办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和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为契机,突出产业优势,吸引投资落地;积极“走出去”,在大湾区重点城市举办文旅招商推介会,加强产业交流和项目合作。同时建立全省文旅重点企业和项目库,全周期提升项目引育服务。推出一批文体旅融合品牌,着力培育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持续丰富“海上游辽宁”旅游产品,形成滨海大道四季旅游线路;编制全省工业旅游地图,打造“大国重器”工业研学游精品线路。

  (二)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辽宁省2025年春节期间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举办各类文体旅消费活动千余场,据大数据测算,元旦和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6.1%和30.1%,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4%和30.6%。联合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推出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及文旅消费区域合作行动计划,掀起“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冰雪旅游新热潮。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省文体旅产业集团创新推出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空间“醉·辽宁艺云数字艺术中心”;“空中看大连”项目“东港-海洋岛”航线正式启航;创排大连《老酒馆》等沉浸式演艺产品,激活文旅夜经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制定实施《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围绕优化入境旅游产品供给和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以务实举措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实施文旅消费促进工程。聚焦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四季旅游、全域旅游特色,叫响“沐春寻芳 悠游辽宁”“山海夏凉 畅游辽宁”“踏秋赏枫 醉游辽宁”“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四季旅游主题,省市县联动创新玩法,全年计划推出文体旅活动3000余场次。以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开展“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特色文旅活动。催生内外互补的文旅消费新格局,以“辽宁人游辽宁”为主线,推出省内“周末游”自驾产品,联合中石化等部门开展“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出惠民举措;以“引客入辽”为抓手,参加国际国内重点旅游展会,组织赴日韩、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地开展推广活动,选取北京、武汉等重点城市举办推介活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立“一站式”入境旅游咨询点,增设多语种标识、外卡受理点等,全面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三)提质升级文旅品牌和服务

  今年以来,全省文旅系统主打宠且听劝,积极回应网友期盼。“哪吒2”迅速搬上全国最大IMAX银幕,吸引全国影迷为一块荧幕奔赴一座城,上座率居全国第一。着力塑造品牌,丹东市安东老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联合同程、携程集团,提质升级酒店,建设高等级民宿,目前推进落实酒店民宿项目31个。创新智慧服务,辽宁文旅新媒体“AI+”互动平台吸引2万余名网友“双向互动”;DeepSeek赋能“行游大连”小程序,为游客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做好“文旅+百业”文章,联合省委组织部,将“引客入辽”“引才入辽”相结合,赴西安交大进行文旅推介,发布近千个招聘岗位,以“人才磁吸”效应激活文旅焕新动能;联合省交投集团,以“文旅驿站+高速服务”,融合打造5个高速服务区文旅自驾驿站;联合辽宁人保财险公司创新开发“文旅+保险”专属保险产品35款,服务文旅企业416家、游客41万人次,理赔金额达45.8万元。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实施文体旅融合发展工程。聚焦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牢牢把握“高品质”内涵实质,擦亮“辽字号”文体旅融合发展“金字招牌”。培育文体旅龙头企业,丰富文体旅产品供给,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强做优冰雪温泉、海洋海岛、红色研学等特色旅游。将创新推出海陆空新玩法,优化邮轮游艇新业态,招引邮轮始发、访问不低于5个航次,加快促进“丹东-韩国仁川”航线重启,实现“游客互换”;大连梭鱼湾体育场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创建“足球嘉年华”主题IP;创新国潮非遗跨界融合、盘锦湿地碳汇研学等新玩法;支持葫芦岛试点“空中瞰长城”观光航线,开通无人机配送景区纪念品服务,形成“空中旅游+地面消费”新模式。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推出沈阳玫瑰音乐节、大连嘉亿欣音乐节,拉动演唱会“票根经济”,形成“看一场演出 游一座城”的文旅消费新风尚。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以传统体育赛事和全民运动赛事为牵动,持续推动马拉松、冰雪运动会等专业级别、大众参与、各具特色的赛事活动进景区,实现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四)不断加强政府资金支持保障

  省财政厅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四五”以来(2021-2025年)筹集并下达资金10.8亿元,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并深度融合发展。一是筹集并下达资金6.5亿元,支持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加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全方位展示辽宁文旅美好形象,叫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旅游品牌;支持举办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宣传推介我省优质文旅资源;开展支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品牌创建,发挥旅游品牌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旅游厕所、全省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等,提升旅游品质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旅游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主要支持组织开展旅游演艺活动、全省文旅资源普查、旅游产品线路培育与推广、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和运行等。二是筹集并下达资金4.3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领、拉动和示范作用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基地)发展,提高文化企业综合实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有关部署,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做好文旅产业发展相关项目方案制定,以及项目储备等工作,充分发挥省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长效发展,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辽宁振兴发展的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实现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