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几点建议》(第146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9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产业发展处

栾莹代表:

  提出的《关于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几点建议》收悉,十分感谢您对全省文体旅产业的关注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文体旅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印发《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今年5月,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小组印发了《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指出要聚焦“融合发展”,放大文体旅发展合力。推动文化为体育和旅游发展铸魂赋能。深入挖掘辽宁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强化研究阐释,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切实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体推进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有效提升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开展高标准非遗普查,加快非遗数字化体系建设,推动非遗创新发展。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团”;优化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文艺“名家”;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更多具有辽宁辨识度、彰显新时代辽宁风采的“名作”,有力夯实铸魂赋能体育和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

  二是积极出台配套政策。2023年,印发了《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用优质的发展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持政策,聚焦“吃、住、行、游、娱、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文旅项目投资和旅游总收入双倍增;出台《辽宁省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市场主体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创建,到扩大消费、公共服务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市场主体做强做大做优。今年,又出台《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进一步对文旅产业发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三是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引擎的高新技术应用。《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布局各类文化科技创新平台。鼓励省内高校、院所设立文化科技交叉学科,建立文化科技综合性研究中心;健全完善功能,提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游辽宁”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智慧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培育云旅游、云直播,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提升体育发展科技含量,推进体育大数据开发建设,建立区域性体育大数据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体育大数据生态服务链。打造集场馆订制、赛事预约、健身指导、体质监测、技能培训、运动康复、休闲消费等一站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二、建设高品质的文体旅品牌IP

  一是以大型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今年,全省将组织开展省级专业赛事76项,承办国家级、国际级体育赛事51项(2023年35项,增加46%),积极做好以辽篮CBA主场、辽足奥体中心主场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赛事以及沈阳马拉松、国际骑行节等群众性体育赛事,通过观赏性强、参与人数多的赛事活动,形成体育搭台引流、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突出辽宁“暖冰暖雪”“温泉滑雪”“海洋冰雪”等特点,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胜地。2023年冰雪季,共引进了8项国际级冰雪赛事,举办10项专业性冰雪赛事,组织40项、超过300场次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让广大冰雪爱好者充分体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乐趣,推动我省冰雪经济持续升温。经统计,2024年春节假日,全省30家滑雪场接待游客34万人次,营业收入4333万元,整体效益创近年新高。

  二是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运动辽宁”为主题,逐步形成了“跑遍辽宁”“骑遍辽宁”“寻迹辽宁”“冰雪辽宁”等有影响、有特色的十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2024年,计划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超过2000场次,力争举办“跑遍辽宁”马拉松赛事30场以上,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建设体育强省。

  三是推动非遗进景区。今年五一期间,一场非遗市集国家级4A级景区——老北市场火热开展。凌源皮影戏、琥珀雕刻、煤精雕刻、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等12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齐聚一堂,剪、刻、雕、画,演绎作品背后的故事,为火爆热闹的老北市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5月4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春浓雅韵梨花节——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活动”在本溪市溪湖区日月岛街道办事处悦澜湾文化广场开展。本溪市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展演,受到了游客及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塑造“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良好品牌形象

  一是强化项目建设。省体育局抓住备战“十五冬”的黄金机遇期,集中力量,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推进抚顺龙岗山滑雪场、沈阳王家湾冰上中心、省柏叶训练基地冬季两项滑雪场等新项目建设。支持沈阳体育学院冰上综合馆、沈阳东北亚滑雪场、沈阳市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冰场、大连安波温泉滑雪场、抚顺聚隆滑雪场、本溪云山滑雪场、丹东天桥沟滑雪场、辽阳弓长岭滑雪场等改扩建项目,使我省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水平整体上台阶。

  二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融入群众体育元素,统筹用好基层各类文体旅设施资源,实施公共文体新空间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举办省第十八届群星奖评奖,持续打造“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动。有效实施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工程,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多媒体宣传渠道,在国内4个主要新媒体平台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及海外5个重点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Instagram(照片墙)、YouTube(油管)、TikTok(抖音海外版)开设账号,共同组成辽宁文旅宣传新媒体矩阵,全面提升辽宁文旅知名度。

  四、树牢安全意识,打造安全保障体系

  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要求,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遏制,压紧压实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在春节、全国两会、暑期、国庆等重要时段,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现场检查等方式强化安全工作部署,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制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中秋、国庆假期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行业安全文件30余份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发展态势,未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整治容易导致重大火灾风险隐患。中秋、国庆假日前夕,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采取明查暗访和“四不两直”等方式,对全省各市集中开展旅游包车、特种设备、行业安全等三轮次安全检查,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问题,规范市场主体经营秩序。假日期间,全厅人员力量下沉,厅领导分赴各市进行实地督导,深入到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地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假日文旅市场安全有序。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