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速推辽宁省黄海沿岸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第1282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4日
  • 编辑: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资源开发处

姜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速推辽宁省黄海沿岸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旅游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建议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对我省旅游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予以吸纳。通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辽宁毗邻渤海和黄海,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度2110公里,位居全国第五,海洋功能区划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共有海岛633个。滨海湿地资源丰富,120多万亩的碱蓬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海岸。我省是我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是东北唯一的陆海双重通道,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拥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缘优势,是东北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依托环渤海、东北广阔的腹地市场,及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辽宁具备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优势条件,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布局。作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潜力方向和优势所在,海洋资源尚未被重点关注和有效利用,海洋文体旅的动能尚未被激活,“一核引领、两翼协同”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文体旅产业新格局尚未形成。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2024年我省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强化寸海寸金意识,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打造振兴发展“蓝色引擎”。面对历史机遇,我省应大力培育海洋文体旅新业态,充分释放海洋消费潜力,激活辽宁海洋文体旅新动能,推动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您提出的建议与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符,是我省发展海滨旅游的一项具体抓手,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四点建议,答复如下:

  、关于创建生态文明的“黄海之滨”

  涉海文旅资源问题清理整顿工作按照“落责任、见成效、防反弹、促规范”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推动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大连市全面摸排清查全市涉旅岸线,累计解决私设围栏、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未经许可乱收费、非法破坏占用景区资源、无审批手续等9类300余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目前打通了亲海空间,做到了还海于民,满足了市民和游客近海、亲海、观海、品海的需求,游客的旅游体验度大幅提升。丹东市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明确了滨海湿地和岸线岸滩修复、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和黄渤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

  丹东市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恢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滩涂及浅海生态,恢复大鹿岛、獐岛等海岛近岸水动力,保育海岛植被生态,集中清除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积累的贝壳等杂物,改善底质板结、硬化等现象。建设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功能,提高海洋防灾灾能力。组织实施入海排污口和省控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工作。2023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91.7%,8条入海河流已有沙坝河、龙态河、枣儿沟、依隆河和双岔河完成消除劣五类水体任务。开展涉水企业交叉执法,落实巡河交办制度,发现问题279个,立案34起,处罚金额636万元,规范企业达标排污。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东港市工业污水处理厂改造投入运行,新建污水管网29.3公里。老城区新建污水管网18.2公里。全市城镇以上污水处理厂总氮出水平均深度在10mg/L以下。

  进一步落实《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提升工作方案》,加强入海河流治理。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制度,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管理,宣传贯彻《辽宁省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削减入黄海污染物通量。继续保障大连棒棰岛等黄海海水浴场水质,按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要求推进丹东大鹿岛-獐岛海域、大洋河口等黄海美丽海湾建设,组织编制“一湾一策”美丽海湾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美丽海湾创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辽宁省黄海沿岸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于创建边境文旅的“黄海之滨”

  积极探索创新研学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开展首届大连市研学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案例征集活动,44门研学课程、29条研学线路成功入选,获评大连市研学精品课程案例大连市研学精品线路案例,为学生综合实践及校外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参与主办大连市研学创新发展大会,参与指导制定具有创新引领的《研学实践教育指导师专业要求和服务规范》等4项研学活动地方标准,标志大连市研学实践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影响力省内领先并位居国内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大连市长海县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全县一体的研学旅行路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广鹿民俗馆、“黄海前哨”纪念馆和“三八女炮班”展示馆作为长海县民俗文化、红色海防文化重要载体,整合全县优势资源,包括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等,科学打造属于长海的研学旅行产品。此外,针对研学旅行的目标受众,制定丰富的研学旅行内容,以实地参观学习、生态旅游+实践体验为主,留住游客的念想。2023年广鹿民俗馆、“黄海前哨”纪念馆作为海岛研学基地接待各类参观研学团体约200个,共1.5万余人。下一步,将继续深耕长海的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真正把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做成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朝阳产业。

  、关于创建科教艺术的“黄海之滨”

  多年来,大连市长海县致力于厚植本土渔俗元素,增加旅游发展新内核,形成“一岛一节庆”文旅活动品牌。大长山岛镇政府承办的渔家风情旅游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余年,形成了渔俗文化体验的鲜明特点。海洋岛镇于每年的8月末9月初举办开渔节,如今已成功举办7届。开渔节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浓厚渔文化底蕴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节庆活动。獐子岛镇渔民节已连续举办了二十多届。渔民节不仅是本地渔民的节日,更成为一个特殊的海岛符号,向外界展示着海岛独有的渔俗文化。此外,獐子岛“大雪采捕”、广鹿岛镇“马祖旅游文化节”也是将海岛渔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长海县现有“长海渔家”585户民宿88户以展示海岛文化、美食、渔事体验的“渔家乐”,已逐步向标准化、主题化、精品化的主题民宿发展,2023年慢悠悠、慢岛客栈、屿栖客栈三家民宿经由省文化旅游厅推荐申报国家丙级民宿,通过将海洋文化、海洋元素融入服饰、美食、布草、装潢等,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海洋文化体验,不断焕发海洋文化活力。

  丹东市深耕“鸟语花香游东港”品牌,瞄准重点城市精准推广营销海岛节、海鲜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实施A级景区梯次提升计划,推动北黄海温泉小镇、大孤山风景区等争创国家4A级景区,大鹿岛争创国家5A级景区。坚持把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康养产业结合起来,推进海角公园、东港市海洋牧场、北黄海温泉小镇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集医疗、保健、旅游、文化等要素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围绕打好海鲜美食和滨海旅游“两张牌”念好山海经,精心组织宣传推介。

  关于创建和美渔家的“黄海之滨”

  大连市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关于请做好“东亚文化之都”相关工作的函》有关要求,完成“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整体设计,策划实施独具特色的“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借势中国传统新春佳节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连大云书库美术馆在日本文都城市奈良举办“癸卯迎新,天心月圆”辽宁省书法名家作品展。在第三十二届大连赏槐活动期间,举办灯影茶事“茶和天下”·雅集活动,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嘉宾沉浸式体验中国茶文化,共谱槐花历久弥香、友谊地久天长的佳话。率团赴韩国参加第十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参加“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授牌仪式并召开大连文旅推介会,进一步宣传“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品牌,共同拓展境外来华、来连旅游市场。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召开东亚文化交流互鉴——大连论坛。邀请来自中日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学生共计3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共同夯实中日韩三国间的文化联系、历史纽带与合作关系,持续激活东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提炼“亚洲价值”,推动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是一场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的国际学术盛会。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文件的要求,深入挖掘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队伍培养,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引进和培育滨海旅游复合型人才,为全滨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增添助力。同时,关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在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再次对您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今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辽宁旅游强省的目标。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也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