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在高校集中区域规划建设市民大型文化场馆的建议》(1276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2日
  • 编辑:文化旅游厅信息员
  • 来源:

 

  徐苑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校集中区域规划建设市民大型文化场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城乡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建立完善公共文化网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重点内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文件,在全省组织实施了基层公共文化重点惠民工程,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重视程度的不一,还存在着您所提到的学校周边相关文化设施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因此,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加强 

  一、省出台相关法律和文件精神作为保障机制 

  省委、省政府两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辽委办发【2016】32号),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3号),全面推进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利用中央支持我省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补齐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加强街道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按照省政府要求,省文化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局共同制定下发了《辽宁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文发〔2017〕16号)。文件中,明确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等单位根据自身职能特点,成为省、市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图书馆的分馆,使其达到资源共享。这些要求,促进了各级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为全省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鼓励支持大学生以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文化场馆服务体系中 

  省教育系统将文化场馆举办的活动与勤工俭学、志愿服务活动等育人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参与到场馆的组织管理与日常活动中。高校在与文化场馆合作交流中,要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开展,保证志愿服务健康、稳定、持久地发展。建立定期招募制度,使志愿者能够得到不断的补充,为文化场馆活动提供持久的人员保障;结合文化场馆的实际需求,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确定开展服务的频率、人数和内容等,使其志愿服务长效化;建立志愿者行为规范,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形象和声誉,避免因为志愿服务活动对学校或者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活动中,要定期为志愿者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根据不同的性别、专业和年级,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着重培养志愿者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特别是交流能力、无私的奉献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建立科学可行的的评估体系,把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以精神激励为主,使其获得的荣誉在学生综合评定中有所体现。 

  三、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快高校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2018年,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创建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实地检查验收时,就曾对区政府提出应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构建覆盖全区结构合理、供给多元化、服务均等化、活动品牌化、机制长效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积极带动和示范作用的要求。其中,对发挥沈北新区辖区内高校多的优势建设功能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出了指导方案区政府对专家组的建议给出了在后续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的明确答复。我们将结合你的建议督导沈阳市沈北新区加大对高校周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场馆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长足发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