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提升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建议》(1210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31日
- 编辑:
- 来源:办公室
田敬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和政策,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根据我省实际和您的建议,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切实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近年来,我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以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为代表的国有博物馆,社会服务意识显著增强,组织开展了以展览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为进一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省博物馆将在服务功能提升上下更大的功夫。一是进一步增强公益意识、公众意识、服务意识,以服务社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在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展览传播等方面增强创新意识,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精品展,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强化系列性、地域性突显正能量,加强国际国内间的展览交流。三是不断开发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馆藏文物等举办展览,开发贴近大众文化生活的各类文化产品,让公益讲座、互动活动、文艺展演、流动展览、文创产品、文物图书和音像制品等走进更多大众的日常生活。
二、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全省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健全,现有县级(含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9家,图书文献总藏量3928.7万册。省图书馆新馆于2017年4月23日全面开馆,向读者开放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为社会提供了文献资源借阅、讲座展览、文献保护与开发等多项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传统图书馆服务与数字图书馆服务、自助图书馆服务相融合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全省已构建起以省图书馆为核心,覆盖城乡,辐射全省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阅读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一是举办辽宁省公共图书馆第七届全民读书节,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坛、专题展览、阅读竞赛、优秀书目推荐、流动图书馆、数字文化惠民服务等11个板块、10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全省阅读活动持续健康开展。二是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推出阳光阅读“全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在全省17家公共图书馆配置8000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听书机,充分照顾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推进无障碍阅读。三是创新借阅模式,推出诚信阅读“辽图约书”,依托支付宝、微信等网借平台,开展信用借阅服务,享受图书快递到家的便捷服务,打破图书借阅的地域界限,开启我省读者借阅的新模式。四是推广数字阅读,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推进全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大数据整合工作,逐步推动全省各地读者免费享受省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努力推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将数字图书馆提供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使用并重点向基层延伸;在全省60个县区图书馆建设“数字文化驿站”,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实现“数字文化驿站”在县区图书馆全覆盖;在基层发展数字阅读读者15000人,解决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五是优化少儿阅读服务,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体验、四维绘本阅读、指尖创意阅读、玩具总动员等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满足少年儿童的多种阅读需求。
三、发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艺术教育和普及的作用。全省现有县级(含县级)以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3个,各乡镇均设有综合文化站,已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我省将重点提升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服务效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一是继续实施百馆千站万村”培训工程,邀请省内外专家培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带动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发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开展网络直播“全省千名画家共绘辽宁”活动、省群众艺术馆公益培训网络报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研讨培训班等。三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单位的设施、文体广场等,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今年,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全省群众合唱展演、全省农民广场舞展演、全省美术书法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省级示范性活动,同时各地也将开展多种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感谢您对辽宁文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辽宁省文化厅
2018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