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关于推动全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196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2日
  • 编辑:
  • 来源:办公室


闵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全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全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特别是对全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客观反映了我省目前在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所提建议指向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对推动我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当前全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开展文献资源分中心和流动站点建设

  自2000年起,辽宁省图书馆在省内开展了文献资源分中心和图书流通站建设的探索,先后在一些乡镇、社区、学校、机关、部队、监狱、企事业单位等处建立了144个图书流通站,年服务读者53350人次,流通图书203593册次。截至2016年底,各流通站藏书量近10万余册。

  2010年,省图书馆在丹东、营口、葫芦岛三个地级市分别设立文献资源分中心,在对当地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同时,还面向市辖各县区图书馆进行图书配送、使用跟踪和定期调剂。2015年,省图书馆开始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分别在省政府机关(包括太原街2号办公区)、省政协机关、省政务服务中心、工商银行南塔分理处等12处开设ATM图书自助借还服务项目,进一步地推动了文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
各市、县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开展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工作,对推动全省文献资源互联互通建设,提高文献资源使用效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以全民学习中心平台为依托,推广公共数字阅读服务

  2013年5月,省图书馆投入100万元推出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服务平台。通过数字阅读、数字学习和数字教育为读者提供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解决了读者面对纷杂的资源无从下手的难题。全民学习中心平台存储着5000余位名师打造的3万余集优质网络课程视频、10万余册电子图书以及报纸、4亿多条全文期刊信息,读者通过一站式检索系统,可以轻松获取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文档、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海量数字资源信息及流媒体视频资源。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在省图书馆开通的同时,分别在全省12个市图书馆(除沈阳、大连外)设立了分中心,全部开通为广大群众服务。这种以省图书馆为中心,各市图书馆为分中心的服务全省的模式为国内首创。全民学习中心平台推出后,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读者访问量就达数十万人,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三)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近几年来全省积极推进这项工程的开展。2012年8月,省图书馆实现了与国家图书馆的资源互借,使得国家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能够服务于辽宁的读者。同时在辽宁省图书馆网站一级栏目中设置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栏目,向读者重点推荐国家图书馆海量资源,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2012年12月,省图书馆整合省内图书馆数字资源,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省、市、县(区)、乡镇、行政村五级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完成了省图书馆、沈阳、丹东、锦州市图书馆的VPN链接,读者可方便快捷地访问到总量超过120TB的数字资源。2014年,又进一步完成了国家图书馆155M专线铺设工作,通过专线直连网络,为读者提供更高速度、更大带宽的网络访问体系。

  (四)加强数字资源的互联互通,建立数字分馆

  2016年,省图书馆启动数字分馆建设,丹东、营口、辽阳、铁岭4个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分馆开始挂牌服务,实现了省图书馆与上述4个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了我省信息资源总体服务水平。

  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2016年12月,我省成立了辽宁省公共、高校图书馆联盟。省图书馆将以全省公共、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为抓手,加强文献资源互联互通,提高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依托图书馆联盟,省图书馆将联合成员单位,对全省文献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库进行整合,为开展馆际互借等更多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馆际互借。省图书馆将与图书馆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努力,加强馆际互借,以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三)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省文化厅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由重建设向重服务转变,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读者享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便利。
  (四)加强数字图书馆分馆建设。2017年,将继续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全面推进市、县(区)数字分馆建设。省图书馆在年内力争完成4家市图书馆数字分馆建设和5家县级图书馆互联互通工作。



                              辽宁省文化厅
                              2017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