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0274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2日
  • 编辑:
  • 来源:办公室


白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全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客观反映了我省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提建议内容具体,指向明确,条理清晰,对构建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制定出台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5月1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政策性文件,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指导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正确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强化了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确定了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意见和措施。

  二、落实省《实施意见》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2016年5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省文化厅制定了《辽宁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从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服务项目、完善管理、运行保障等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最大限度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用途单一、分散孤立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实现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统筹使用和管理。

  2、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文化厅起草了《辽宁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审议后正式印发。制定了《辽宁省文化厅贯彻落实辽宁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的意见》等文件,加强法治辽宁建设,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3、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和财政保障力度。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一年多来,先后争取资金5.1亿元,支持全省各地开展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设施维修、设备购置及人才队伍建设等;争取资金2亿元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免费开放。争取资金0.3亿元支持办好全民读书节;争取资金1.7亿元,支持重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发《辽宁省文化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将省文化厅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等服务纳入指导性目录。

  (二)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发展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我省先后有3个城市(区)和5个项目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2016年,沈阳市沈河区顺利通过了第二批国家示范区验收,本溪市、丹东市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也顺利通过文化部考核验收。2015年,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在全省开展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县(市、区)为创建单位,创建周期为两年。2015年底,沈阳市沈北新区、鞍山市铁东区、清原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北票市5个县(区)和沈阳市和平区全方位搭建数字化公共阅读服务平台等4个项目获得省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向示范区(项目)倾斜,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全省示范区(项目)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基本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机构设施条件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出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活动和文化惠民项目,群众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研究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和理论成果,对推动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2017年,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公共文化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全省创建28个县级“两馆”(图书馆、文化馆)示范点,其中每个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创建10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点和2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3、以试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省文化厅结合全省文化建设的实际,本着先易后难、有所侧重的工作思路,首先选择在大连市、沈阳市沈河区和盘锦市3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试点工作。大连市由市县两级财政投资,在农村重点开展了“一场九室”建设,“一场”指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室外文体活动广场,“九室”指乡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有办公室、文化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法制宣传室等,通过整合,面积均达500平方米以上,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三)补齐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强基层、补短板”,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从2016年开始,省文化厅利用中央补助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面积未达到国家基本建设标准的乡镇文化站和不足50平方米的村文化室给予资金扶持。在2016年底全省扶持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2017年再扶持40个,每个支持资金15万元;在2016年底全省扶持800个村文化室的基础上,2017年再扶持800个,每个支持资金3万元。

  2、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省文化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发展,话剧《干字碑》在全省巡演62场;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荣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举办“新春文化惠民月”活动,惠及群众500万人;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省直艺术院团送戏进基层演出536场,全省组织流动文化服务2000场次。扶持地方戏曲发展,开展地方戏曲普查,形成《辽宁省地方戏曲汇编》。举办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举办“情系家国,放歌振兴”全省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举办“周末百姓大舞台”和“百馆千站万村”培训工程。2016年全省开展非遗展示活动300场,惠及群众10万人次。

  3、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省文化厅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演艺产业日趋繁荣,全省演艺业实现收入9.92亿元。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已有1000家上网服务场所实现转型升级。

  4、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省文化厅积极探索文化惠民工程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转型,成效显著。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多渠道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在已经形成传统媒体电视频道、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辽宁文化云的网站和手机APP、微信公共号、腾讯微博等全媒体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辽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已经完成《辽河文明》等专题片12部228集以及《辽宁抗战记忆》等五个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为挖掘整理记录辽宁地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省图书馆现已完成全省数字资源联合平台搭建工作,开展了数字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工作,全省首批数字分馆已正式在丹东、营口、辽阳、铁岭4个市图书馆挂牌,并制作了1万张数字阅读卡,向基层图书馆和学校、幼儿园等合作试点单位发放。



                              辽宁省文化厅
                              2017年6月2日